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绿色金融蓝海广阔——专访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

发布时间:2021-10-27 09:06:51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于晗

兴业银行是中国首家“赤道银行”,也是较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已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15年,如今,绿色金融已成为兴业银行的鲜明底色和优势。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兴业银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舞台。在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兴业银行将“绿色银行”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

面对“双碳”目标下的机遇和挑战,兴业银行如何巩固绿色金融的既有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兴业银行未来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日前,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接受了《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分享他对兴业银行绿色低碳转型实践的思考。


吕家进

绿色金融的前景

《中国银行保险报》:目前,银行业已全面发力绿色金融,您对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前景有何看法?您认为哪些领域还潜藏着机遇?

吕家进:站在金融服务角度来说,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的主要发力点就是瞄准“减污降碳”重点领域,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中实现“点绿成金”。具体而言,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与绿色出行、储能技术、碳减排技术、工业节能减排,还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巨大机遇。反映到业务层面,绿色投资、绿色资管、绿色财富等方兴未艾,还是一片广阔蓝海,任凭驰骋。

国内外专业研究显示,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的绿色投资将达到百万亿级别的规模,将催生绿色金融广阔发展机遇,绿色金融将成为商业银行“主阵地”“主流业务”,绿色资产也将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大类资产。

尤为重要的是,不论从历史数据还是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绿色资产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以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为例,过去3年不良率大致在0.22%-0.32%之间波动,这充分说明,发展绿色金融,是一条兼顾商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康庄大道。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

《中国银行保险报》:您认为,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应如何形成合力?

吕家进:商业银行凝聚合力,加快发展绿色金融,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战略高度。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公司治理层面,作为重点战略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二是加强产品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强化创新意识,针对不同产业、各类项目、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开发相应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投融资需求。

三是注重能力建设。从目前市场现状来看,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期。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缺乏专业人才的积累,需要金融机构与相关的专业性机构共同努力与合作,培育更多专业人才。

四是深化交流合作。当前在全球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要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国内合作,有效推动绿色金融理念、政策、标准、实践的交流共享,共同做好绿色理念传播、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全球环境治理等工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多金融智慧。

稳步做好“加减法”

《中国银行保险报》: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有哪些重要举措?

吕家进:绿色低碳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将有力推动金融业迈上“第二增长曲线”。作为中国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引领者,我们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绿色发展作为新一轮五年规划的重中之重,将“绿色银行”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并制定了中期发展规划,立志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

首先,保持领先优势,做大规模。我们要求每一家分行、每一家子公司都要成为所在地、所在行业的绿色金融主力军。

其次,延伸传统优势,挺进蓝海。以“碳权+碳汇”为方向,“融资+融智”为载体,把金融市场做市交易的优势、风险管控的能力延伸到碳市场,重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市场领先的环境权益金融产品体系,与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拓展绿色金融发展新空间,建立新优势。

最后,有效管控风险,把握节奏。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科学把握资产结构优化和碳中和运营推进节奏,避免大干快上的“运动式”减碳、“一刀切”压降棕色资产,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新旧两端同时发力,在提升绿色资产占比和绿色运营上稳步做好“加减法”,有效防范转型金融风险。

创新引领绿色金融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有哪些布局,如何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吕家进:回顾兴业银行15年绿色金融发展历程,创新是我行绿色金融从零起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和核心优势,在绿色金融产品、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创新不断,可以说,兴业银行以持续创新引领了国内绿色金融发展潮流。在绿色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一是按照“商行+投行”战略布局,进一步丰富完善集团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仅仅依靠银行传统绿色信贷还不够,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予以配套。我行目前已形成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消费等在内的绿色产品服务体系。下一步,随着集团综合化布局的进一步完善,还要丰富完善、综合运用这些多元化产品。

二是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创新完善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运行,我们将重点围绕“碳权+碳汇”,涵盖碳市场基础金融服务、碳金融产品创新、碳市场“交易+做市”三个层次,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的碳金融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我们探索将林权、水权等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再上新台阶

《中国银行保险报》:近期,兴业银行入选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站在新的起点上,兴业银行下一步有哪些计划和部署?

吕家进:此次入选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标志着经过30多年发展,兴业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压力也是动力。一方面,说明经过长期持续努力,兴业银行已经具备较高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兴业银行需要满足更高的监管标准和要求,持续提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在防控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兴业银行将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认真落实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提出的各项要求,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资本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数据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风险缓冲和损失吸收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行稳致远。


绿色金融蓝海广阔——专访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27

□记者 于晗

兴业银行是中国首家“赤道银行”,也是较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已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15年,如今,绿色金融已成为兴业银行的鲜明底色和优势。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兴业银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舞台。在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兴业银行将“绿色银行”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

面对“双碳”目标下的机遇和挑战,兴业银行如何巩固绿色金融的既有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兴业银行未来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日前,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接受了《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分享他对兴业银行绿色低碳转型实践的思考。


吕家进

绿色金融的前景

《中国银行保险报》:目前,银行业已全面发力绿色金融,您对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前景有何看法?您认为哪些领域还潜藏着机遇?

吕家进:站在金融服务角度来说,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的主要发力点就是瞄准“减污降碳”重点领域,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中实现“点绿成金”。具体而言,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与绿色出行、储能技术、碳减排技术、工业节能减排,还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巨大机遇。反映到业务层面,绿色投资、绿色资管、绿色财富等方兴未艾,还是一片广阔蓝海,任凭驰骋。

国内外专业研究显示,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的绿色投资将达到百万亿级别的规模,将催生绿色金融广阔发展机遇,绿色金融将成为商业银行“主阵地”“主流业务”,绿色资产也将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大类资产。

尤为重要的是,不论从历史数据还是从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绿色资产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以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为例,过去3年不良率大致在0.22%-0.32%之间波动,这充分说明,发展绿色金融,是一条兼顾商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康庄大道。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

《中国银行保险报》:您认为,银行业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应如何形成合力?

吕家进:商业银行凝聚合力,加快发展绿色金融,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战略高度。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公司治理层面,作为重点战略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二是加强产品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商业银行发展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强化创新意识,针对不同产业、各类项目、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开发相应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投融资需求。

三是注重能力建设。从目前市场现状来看,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期。由于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缺乏专业人才的积累,需要金融机构与相关的专业性机构共同努力与合作,培育更多专业人才。

四是深化交流合作。当前在全球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要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国内合作,有效推动绿色金融理念、政策、标准、实践的交流共享,共同做好绿色理念传播、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全球环境治理等工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多金融智慧。

稳步做好“加减法”

《中国银行保险报》: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有哪些重要举措?

吕家进:绿色低碳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将有力推动金融业迈上“第二增长曲线”。作为中国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引领者,我们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绿色发展作为新一轮五年规划的重中之重,将“绿色银行”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张名片之一,并制定了中期发展规划,立志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

首先,保持领先优势,做大规模。我们要求每一家分行、每一家子公司都要成为所在地、所在行业的绿色金融主力军。

其次,延伸传统优势,挺进蓝海。以“碳权+碳汇”为方向,“融资+融智”为载体,把金融市场做市交易的优势、风险管控的能力延伸到碳市场,重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市场领先的环境权益金融产品体系,与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拓展绿色金融发展新空间,建立新优势。

最后,有效管控风险,把握节奏。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科学把握资产结构优化和碳中和运营推进节奏,避免大干快上的“运动式”减碳、“一刀切”压降棕色资产,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新旧两端同时发力,在提升绿色资产占比和绿色运营上稳步做好“加减法”,有效防范转型金融风险。

创新引领绿色金融发展

《中国银行保险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有哪些布局,如何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吕家进:回顾兴业银行15年绿色金融发展历程,创新是我行绿色金融从零起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和核心优势,在绿色金融产品、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等方面创新不断,可以说,兴业银行以持续创新引领了国内绿色金融发展潮流。在绿色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一是按照“商行+投行”战略布局,进一步丰富完善集团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仅仅依靠银行传统绿色信贷还不够,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融资工具予以配套。我行目前已形成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绿色消费等在内的绿色产品服务体系。下一步,随着集团综合化布局的进一步完善,还要丰富完善、综合运用这些多元化产品。

二是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创新完善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运行,我们将重点围绕“碳权+碳汇”,涵盖碳市场基础金融服务、碳金融产品创新、碳市场“交易+做市”三个层次,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的碳金融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我们探索将林权、水权等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再上新台阶

《中国银行保险报》:近期,兴业银行入选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站在新的起点上,兴业银行下一步有哪些计划和部署?

吕家进:此次入选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标志着经过30多年发展,兴业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压力也是动力。一方面,说明经过长期持续努力,兴业银行已经具备较高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兴业银行需要满足更高的监管标准和要求,持续提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在防控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兴业银行将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认真落实好《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提出的各项要求,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资本管理、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数据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风险缓冲和损失吸收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行稳致远。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