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孙兆东:强化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

发布时间:2021-07-15 09:11:0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孙兆东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了“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路。积极参与构建和落实好“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是金融机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出发点和有效着力点。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深刻领会中央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系统设计和政策思路,当前特别要强化“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建设,依此着力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金融目标,全方位地参与有效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和人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笔者认为,强化“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建设应从如下方面着力。

一是应深刻领会绿色金融发展的“三大功能”。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即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行业自律、产品创新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强化资源配置;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棕色资产风险权重调整等工具,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通过交易为排碳合理定价。

二是应努力把握进一步参与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的“五大支柱”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开展绿色金融应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重点聚焦气候变化、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三大领域,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持续推动规范化环境信息披露。落实与央行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直连,实现监管部门信息共享。逐步完善本机构系统内的绿色金融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高各类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度。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三是积极确立和有效落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金融目标。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要全方位参与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和人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全面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要全面、理性、科学认识碳达峰、碳中和二者的内在联系,金融机构应确立自身的绿色金融目标,重点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完善绿色低碳业务标准,持续健全支持体系,突出向负碳排放和碳汇方向进军。

四是金融机构要积极深度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金融机构应着眼全局,强化对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参与及金融支持。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绿色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通过碳市场构建,推动全社会的碳中和行动。碳市场的核心是通过市场化定价,约束排放,激励减排,同时发挥金融的期限转换和风险管理功能,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能够更好地引导跨期投资,推动低碳技术发展。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碳市场建设中的支持作用,碳交易的底层逻辑是排放权的转移,包含配额分配、登记、交易、核查、评估等诸多环节,实际运行成本较高,限制了市场效率。金融机构的有效参与能创新出更多碳衍生品在内的金融产品,有利于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交易成本。

五是商业银行应借助央行新政策,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促进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发展。人民银行已经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其中对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业务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近期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统一了绿色债券标准,不再将煤炭等化石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同时,人民银行宣布计划分步推动建立强制披露制度,统一披露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大型国有银行应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在银行间市场推动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和碳中和金融债,引领支持符合绿色债券目录标准且碳减排效果显著的绿色低碳项目。

六是各类金融机构应强化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更好地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具备有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知识。如碳排放量究竟如何度量、如何建立绿色信贷的标准、如何开展绿色债券尽职调查;也要了解如何确定碳中和债券评级、如何评估与应对绿色项目潜藏的经济金融风险。诸如此类的新情况、新知识、新问题,都促使金融从业人员在专业化培训中得到认知和提高。强化对绿色经济及碳金融人才的培养,也要积极引导员工提高对中央银行“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发展绿色金融政策思路的认识水平,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碳达峰碳中和教育,使金融从业者要真正理解碳减排要求,带头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减少浪费,减少垃圾。员工的培训培养应突出深化产教融合,如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大学同频共振,强化对绿色经济和碳金融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促进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与“五大支柱”的高质量建设。

(作者系《碳金融交易》作者、经济学者)


孙兆东:强化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7-15

□孙兆东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了“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路。积极参与构建和落实好“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是金融机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出发点和有效着力点。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深刻领会中央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系统设计和政策思路,当前特别要强化“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建设,依此着力构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金融目标,全方位地参与有效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和人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笔者认为,强化“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建设应从如下方面着力。

一是应深刻领会绿色金融发展的“三大功能”。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即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绿色评价、行业自律、产品创新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强化资源配置;通过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棕色资产风险权重调整等工具,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碳期货等衍生产品,通过交易为排碳合理定价。

二是应努力把握进一步参与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的“五大支柱”为: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开展绿色金融应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原则,重点聚焦气候变化、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三大领域,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应持续推动规范化环境信息披露。落实与央行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直连,实现监管部门信息共享。逐步完善本机构系统内的绿色金融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高各类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度。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三是积极确立和有效落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金融目标。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要全方位参与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和人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全面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要全面、理性、科学认识碳达峰、碳中和二者的内在联系,金融机构应确立自身的绿色金融目标,重点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完善绿色低碳业务标准,持续健全支持体系,突出向负碳排放和碳汇方向进军。

四是金融机构要积极深度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金融机构应着眼全局,强化对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的参与及金融支持。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绿色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通过碳市场构建,推动全社会的碳中和行动。碳市场的核心是通过市场化定价,约束排放,激励减排,同时发挥金融的期限转换和风险管理功能,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能够更好地引导跨期投资,推动低碳技术发展。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碳市场建设中的支持作用,碳交易的底层逻辑是排放权的转移,包含配额分配、登记、交易、核查、评估等诸多环节,实际运行成本较高,限制了市场效率。金融机构的有效参与能创新出更多碳衍生品在内的金融产品,有利于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交易成本。

五是商业银行应借助央行新政策,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促进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发展。人民银行已经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其中对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业务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近期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统一了绿色债券标准,不再将煤炭等化石能源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同时,人民银行宣布计划分步推动建立强制披露制度,统一披露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因此,大型国有银行应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在银行间市场推动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和碳中和金融债,引领支持符合绿色债券目录标准且碳减排效果显著的绿色低碳项目。

六是各类金融机构应强化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更好地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具备有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知识。如碳排放量究竟如何度量、如何建立绿色信贷的标准、如何开展绿色债券尽职调查;也要了解如何确定碳中和债券评级、如何评估与应对绿色项目潜藏的经济金融风险。诸如此类的新情况、新知识、新问题,都促使金融从业人员在专业化培训中得到认知和提高。强化对绿色经济及碳金融人才的培养,也要积极引导员工提高对中央银行“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发展绿色金融政策思路的认识水平,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碳达峰碳中和教育,使金融从业者要真正理解碳减排要求,带头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减少浪费,减少垃圾。员工的培训培养应突出深化产教融合,如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大学同频共振,强化对绿色经济和碳金融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促进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与“五大支柱”的高质量建设。

(作者系《碳金融交易》作者、经济学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