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1-03-22 09:22:10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娄飞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出发,为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系统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及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为更好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潜力,推动其在“六稳”“六保”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需要围绕产品创新、行业方案设计、机构合作、科技应用、风险防控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种类众多,总体上可以分为预付类、存货类、应收类三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多种具体的产品,可以结合客户特点相对灵活选择。尽管如此,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中仍然需要结合客户资产特点,围绕不断扩大抵质押物种类范围开展创新,更好地盘活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资产尤其是流动资产,提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尤其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结合产业链供应链上企业主体的交易结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金融机构不仅要创新融资类产品,还要充分考虑产业链供应链对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的需求,把融资和支付结算等综合考虑,形成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围绕行业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不同行业的经营发展模式,行业内主体的交易结构不同,主要的产品属性也不相同,在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不同行业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产品和模式。传统行业,如从事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流通交易的行业,产品通用性强、物理性质稳定、价格公开透明,更适合开展动产抵质押或者仓单质押业务;从事汽车、家电或者成套设备生产销售的行业,厂商有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动力,经销商有减少资金占用的需求,更适合开展保兑仓业务。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行业不断出现,行业内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顺应行业组织形态变化,加强对新兴行业的研究,结合行业特点尤其是行业内的主要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金融产品,不断积累经验,为每个行业制定行业性的服务方案,以更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稳定性。

三是做好机构合作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本身就需要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系统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如保理业务本身就带有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归集管理的服务,保兑仓业务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支付结算服务。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涵盖金融和非金融的服务方案。在具体实践上,金融机构做好与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等外部平台对接,提高业务发展的效率,也可以积极探索与商圈、园区、仓储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非金融机构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加强合作和共享,协同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一站式整体服务,推动供应链金融生态化发展。

四是强化科技应用提高质效。依托科技手段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推动供应链金融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具体发展领域上,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实施信息交叉验证和精准画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识别处理并减少人为主观判断的偏差,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溯源,利用物联网的传导、导航、定位等技术开展存货和货运等的动态监控,最终通过各类科技手段的应用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信息收集成本高、信息交叉验证难等问题,提高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金融机构也要通过各类科技手段应用推动供应链金融向着场景化方向发展,提高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

五是做好风险防控推动安全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对风险防控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关注主体经营情况,对其进行资信评级,还需要关注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开展债项评级,所选用的产品和方案、服务的行业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风险点。对此,金融机构更需要做好风险的全流程管理,从准入环节选择好行业和企业以降低风险,在内部有针对性开展风险研究分析,对不同产品、不同业务模式、不同行业等进行风险点梳理分析,强化从业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培训,充分借助外部资信信息或者第三方平台的专业优势做好风险管理,尤其是在动产抵质押物处置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仓储物流企业的优势。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3-22

□娄飞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出发,为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系统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及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为更好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潜力,推动其在“六稳”“六保”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需要围绕产品创新、行业方案设计、机构合作、科技应用、风险防控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种类众多,总体上可以分为预付类、存货类、应收类三大类,每一类中又包括多种具体的产品,可以结合客户特点相对灵活选择。尽管如此,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中仍然需要结合客户资产特点,围绕不断扩大抵质押物种类范围开展创新,更好地盘活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资产尤其是流动资产,提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尤其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结合产业链供应链上企业主体的交易结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金融机构不仅要创新融资类产品,还要充分考虑产业链供应链对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的需求,把融资和支付结算等综合考虑,形成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围绕行业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不同行业的经营发展模式,行业内主体的交易结构不同,主要的产品属性也不相同,在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不同行业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产品和模式。传统行业,如从事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流通交易的行业,产品通用性强、物理性质稳定、价格公开透明,更适合开展动产抵质押或者仓单质押业务;从事汽车、家电或者成套设备生产销售的行业,厂商有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动力,经销商有减少资金占用的需求,更适合开展保兑仓业务。随着新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行业不断出现,行业内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顺应行业组织形态变化,加强对新兴行业的研究,结合行业特点尤其是行业内的主要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金融产品,不断积累经验,为每个行业制定行业性的服务方案,以更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稳定性。

三是做好机构合作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本身就需要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系统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如保理业务本身就带有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归集管理的服务,保兑仓业务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支付结算服务。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涵盖金融和非金融的服务方案。在具体实践上,金融机构做好与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等外部平台对接,提高业务发展的效率,也可以积极探索与商圈、园区、仓储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非金融机构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加强合作和共享,协同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一站式整体服务,推动供应链金融生态化发展。

四是强化科技应用提高质效。依托科技手段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是未来的趋势,也是推动供应链金融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具体发展领域上,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实施信息交叉验证和精准画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信息的识别处理并减少人为主观判断的偏差,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溯源,利用物联网的传导、导航、定位等技术开展存货和货运等的动态监控,最终通过各类科技手段的应用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信息收集成本高、信息交叉验证难等问题,提高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金融机构也要通过各类科技手段应用推动供应链金融向着场景化方向发展,提高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

五是做好风险防控推动安全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对风险防控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关注主体经营情况,对其进行资信评级,还需要关注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开展债项评级,所选用的产品和方案、服务的行业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风险点。对此,金融机构更需要做好风险的全流程管理,从准入环节选择好行业和企业以降低风险,在内部有针对性开展风险研究分析,对不同产品、不同业务模式、不同行业等进行风险点梳理分析,强化从业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培训,充分借助外部资信信息或者第三方平台的专业优势做好风险管理,尤其是在动产抵质押物处置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仓储物流企业的优势。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