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破解低生育率与老龄化难题

发布时间:2021-02-23 09:31:3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王方琪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已经5年有余,但我国生育率没有出现大幅反弹。数据分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之后,二孩生育率有所上升,但是后劲不足;一孩生育率继续低迷。

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这是人口学衡量生育强度的重要指标。

王梓/制图

2017以来,我国出生率与出生人口数连年下降。这种情况说明,放宽生育政策虽然对提升二孩生育率有一定作用,但是对提升总和生育率的作用相对有限,对于提升一孩生育率的作用就更加微乎其微了。总和生育率实质上是一种标准化生育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位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总和生育率能综合反映一定人口的生育水平,对有计划地控制生育、制定人口规划、预测人口趋势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低于1.5,就有掉入“低生育陷阱”的可能。

人口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全面二孩政策已经不足以应对目前的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低于预期,中国已进入低生育率陷阱。

人口学界同时认为,即使加大鼓励生育政策力度,生育率也未必有明显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在经济社会变化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只能发挥辅助性的作用。经济社会变化在推动生育率下降中起主导性作用。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是全球的共同趋势。目前高收入国家总和生育率平均已经降到1.7左右,中高收入国家已经降到1.8左右。其他各类国家,包括中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这是因为,生育率下降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所推动的,是未来很长时期的客观趋势。

现代化进程出现的女性就业率提高和收入提高,职场竞争,高房价,年轻人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观念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子女的养老保障作用弱化,都是促进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记者身边一些朋友表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一位朋友生活在北京,她算了一笔账,她和老公月收入一共2.5万元,每月有8000元房贷要还,生活费、保姆费,再加上孩子的教育支出,每月收入所剩无几。她说,如果生育了二孩生活质量肯定会下降很多。

低生育率与老龄化有一定关系。有学者认为,生育政策对现阶段老龄化问题作用有限,但对未来老龄化问题能起到重要作用。

老龄化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口的比例在增加。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均寿命延长;二是少子化导致孩子和年轻人口比例下降。

人均寿命延长反映了社会进步。因这个因素所增加的老龄化是我们为进步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生育率一直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人均寿命延长带来的老龄化是非常缓慢的,社会完全是可持续的。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少子化。长期少子化会不断加重老龄化,增加社会养老负担。放开生育短期来看对老龄化可能没多少用处,但人口问题关乎国家未来,要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看待人口问题,制定人口政策。

人口关乎中国长远发展,政策调整应该为未来计,第一步应该尽快实施自主生育,并在鼓励生育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破解低生育率与老龄化难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2-23

□本报记者 王方琪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已经5年有余,但我国生育率没有出现大幅反弹。数据分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之后,二孩生育率有所上升,但是后劲不足;一孩生育率继续低迷。

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这是人口学衡量生育强度的重要指标。

王梓/制图

2017以来,我国出生率与出生人口数连年下降。这种情况说明,放宽生育政策虽然对提升二孩生育率有一定作用,但是对提升总和生育率的作用相对有限,对于提升一孩生育率的作用就更加微乎其微了。总和生育率实质上是一种标准化生育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位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总和生育率能综合反映一定人口的生育水平,对有计划地控制生育、制定人口规划、预测人口趋势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低于1.5,就有掉入“低生育陷阱”的可能。

人口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人口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全面二孩政策已经不足以应对目前的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低于预期,中国已进入低生育率陷阱。

人口学界同时认为,即使加大鼓励生育政策力度,生育率也未必有明显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在经济社会变化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只能发挥辅助性的作用。经济社会变化在推动生育率下降中起主导性作用。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是全球的共同趋势。目前高收入国家总和生育率平均已经降到1.7左右,中高收入国家已经降到1.8左右。其他各类国家,包括中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这是因为,生育率下降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所推动的,是未来很长时期的客观趋势。

现代化进程出现的女性就业率提高和收入提高,职场竞争,高房价,年轻人对婚姻、家庭和生育的观念的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使子女的养老保障作用弱化,都是促进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记者身边一些朋友表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一位朋友生活在北京,她算了一笔账,她和老公月收入一共2.5万元,每月有8000元房贷要还,生活费、保姆费,再加上孩子的教育支出,每月收入所剩无几。她说,如果生育了二孩生活质量肯定会下降很多。

低生育率与老龄化有一定关系。有学者认为,生育政策对现阶段老龄化问题作用有限,但对未来老龄化问题能起到重要作用。

老龄化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口的比例在增加。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均寿命延长;二是少子化导致孩子和年轻人口比例下降。

人均寿命延长反映了社会进步。因这个因素所增加的老龄化是我们为进步必须承担的责任。如果生育率一直维持在更替水平附近,人均寿命延长带来的老龄化是非常缓慢的,社会完全是可持续的。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少子化。长期少子化会不断加重老龄化,增加社会养老负担。放开生育短期来看对老龄化可能没多少用处,但人口问题关乎国家未来,要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看待人口问题,制定人口政策。

人口关乎中国长远发展,政策调整应该为未来计,第一步应该尽快实施自主生育,并在鼓励生育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