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李扬:引入第三方支付是现代医疗市场自然选择

发布时间:2020-11-18 09:00:15    作者:朱艳霞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朱艳霞】

11月17日,《中国银行保险报》首席专家团主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中国健康保险论坛暨中国健康保险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医疗技术的进步扩展了患者的消费可能性,再加上人均GDP提高、慢性病高发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推动我国医药费用趋势性上涨,也将带动政府基本医保基金支出趋势性增长。同时,经济增速回落,企业缴费负担加重,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增速存在一定的下滑压力。这两种发展趋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基本医保的发展态势发生了较大改变,保险业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发展环境随之而变。

李扬认为,长期以来,健康经济学和医疗保障理论存在两大难题。

第一,不确定性为健康经济学带来了难题。健康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医疗服务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医疗服务的本质属性。供需双方无法在事前用合约的方式约定医疗服务的结果,使得医疗服务消费区别于其他服务消费,也区别于产品消费。

“鉴于医疗服务结果的不确定性,医患双边市场具有内在的失灵性。引入医保支付方,把支付方和消费方分离,由支付方和提供方进行博弈,是现代医疗市场的自然选择。现代医疗市场是包括医疗消费者、支付方和提供方在内的三边市场,但这里的难题是,无论经济学界和数学界都缺乏分析三边博弈的理论工具,经济学界无法对三边医疗服务市场提出完善的解释。”李扬表示。

第二,基本医保制度改革也为理论界提出了难题。基本医保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通常有两个,一是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直至医疗保障全覆盖。二是发挥支付方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价值的医疗服务。也就是在保持医疗质量不变的条件下,控制医药费用的膨胀;或者在医药费用不增长的条件下,提升医疗质量。前者关乎公平,后者关乎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基本医保制度的可持续。

“在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分别是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前者属于公法领域,后两者大致属于民商法领域,近百年来各国医改的实践表明,无论哪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无法满足基本医保制度两个目标同时达成的需要。这也导致百年来理论界关于基本医疗保障领域应当是政府主导还是私人领域主导的争论不绝于耳。”李扬说。

李扬介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医疗保障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发布《中国健康保险蓝皮书》。其中,创新研究视角,逐渐摆脱“政府”与“市场”二分法。“我们长期跟踪全球基本医疗保障改革,发现典型国家已不存在纯粹的政府主导或是纯粹的私人领域主导,而是二者有机结合构建公私合作制,融合公私两种治理方式之长,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医保治理格局。”

“从欧美国家的经验看,健康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基本医保公私合作制改革的较大影响,基本医保公私合作业务成为健康保险业功能创新的基础。”李扬称,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报告把“健康保险业”和“商业健康保险”混为一谈,《中国健康保险蓝皮书》对二者加以明确区分,因为健康保险业的业务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民商法、自愿原则和营利性原则,经营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二是基于强制原则、保本微利甚至非营利原则,经营基本医保的公私合作业务,比如我国保险业经营的大病保险业务。

此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坚持蹲点,走理论和实践结合之路;重视学科融合,打造与医学界的合作研究平台。


李扬:引入第三方支付是现代医疗市场自然选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18

【记者 朱艳霞】

11月17日,《中国银行保险报》首席专家团主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中国健康保险论坛暨中国健康保险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医疗技术的进步扩展了患者的消费可能性,再加上人均GDP提高、慢性病高发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推动我国医药费用趋势性上涨,也将带动政府基本医保基金支出趋势性增长。同时,经济增速回落,企业缴费负担加重,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增速存在一定的下滑压力。这两种发展趋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基本医保的发展态势发生了较大改变,保险业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发展环境随之而变。

李扬认为,长期以来,健康经济学和医疗保障理论存在两大难题。

第一,不确定性为健康经济学带来了难题。健康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医疗服务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医疗服务的本质属性。供需双方无法在事前用合约的方式约定医疗服务的结果,使得医疗服务消费区别于其他服务消费,也区别于产品消费。

“鉴于医疗服务结果的不确定性,医患双边市场具有内在的失灵性。引入医保支付方,把支付方和消费方分离,由支付方和提供方进行博弈,是现代医疗市场的自然选择。现代医疗市场是包括医疗消费者、支付方和提供方在内的三边市场,但这里的难题是,无论经济学界和数学界都缺乏分析三边博弈的理论工具,经济学界无法对三边医疗服务市场提出完善的解释。”李扬表示。

第二,基本医保制度改革也为理论界提出了难题。基本医保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通常有两个,一是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直至医疗保障全覆盖。二是发挥支付方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高价值的医疗服务。也就是在保持医疗质量不变的条件下,控制医药费用的膨胀;或者在医药费用不增长的条件下,提升医疗质量。前者关乎公平,后者关乎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基本医保制度的可持续。

“在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分别是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前者属于公法领域,后两者大致属于民商法领域,近百年来各国医改的实践表明,无论哪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都无法满足基本医保制度两个目标同时达成的需要。这也导致百年来理论界关于基本医疗保障领域应当是政府主导还是私人领域主导的争论不绝于耳。”李扬说。

李扬介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医疗保障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发布《中国健康保险蓝皮书》。其中,创新研究视角,逐渐摆脱“政府”与“市场”二分法。“我们长期跟踪全球基本医疗保障改革,发现典型国家已不存在纯粹的政府主导或是纯粹的私人领域主导,而是二者有机结合构建公私合作制,融合公私两种治理方式之长,探索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医保治理格局。”

“从欧美国家的经验看,健康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基本医保公私合作制改革的较大影响,基本医保公私合作业务成为健康保险业功能创新的基础。”李扬称,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报告把“健康保险业”和“商业健康保险”混为一谈,《中国健康保险蓝皮书》对二者加以明确区分,因为健康保险业的业务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民商法、自愿原则和营利性原则,经营商业健康保险业务;二是基于强制原则、保本微利甚至非营利原则,经营基本医保的公私合作业务,比如我国保险业经营的大病保险业务。

此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坚持蹲点,走理论和实践结合之路;重视学科融合,打造与医学界的合作研究平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