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大数据改变保险公司

发布时间:2020-10-28 08:53:05    作者:赵辉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赵辉

“未来的保险公司也一定是大数据公司。” 一位保险家说。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它成为公司经营的指南针和驱动力。在保险业,更是如此。

数据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的核心生产资料

很长时间以来,数据都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但是由于数据的缺乏,数据分析能力的不足,经验和判断还在运营中起到主要作用。但是今天,来自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视频采集系统等的数据正海量增长,汇成大数据的海洋,相伴的是海量数据存储、分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进而形成商业智能的突破。在一切可量化,可分析,可建模的今天。保险公司的经营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

随着保险公司在线化与数字化的深入,从承保、到理赔,到营销,到精算,在几乎所有环节,数据都日益成为核心引擎。无论是承保中,智能欺诈检测,还是理赔中的智能定损,还是智能营销,到精准定价,后面都是大数据的支撑。事实上,大数据流串联起险企的所有经营。由此产生的智能化应用则全面改造经营,形成对人工、人力与人脑越来越多的替代。

知名保险学者王和曾经说过,“大数据的本质是解决预测问题,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预测。我们再看看保险,保险业经营的核心也是基于预测。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对于保险业来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保险业面临的挑战是: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而保险经营的核心也是基于预测。作为传统保险业经营的重要基础,大数法则可能面临着“颠覆性的问题”,这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保险原理之一就是大数法则。”大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险企的经营。

领先险企对这种趋势日益重视。友邦人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张晓宇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寿险企业从粗放式经营管理到精细化经营转型势在必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化、个性化。从营销员上看,无论是招募,还是成长,乃至培训等等都更加精细化、个性化;从客户上看,也需要对客户做更深的了解,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这背后一定是数据的驱动。要做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他说。张晓宇相信,寿险企业要先实现在线化,再实现数据化,智能化,打造底层的数据平台,才能为精细化经营插上数据翅膀。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做代理人管理,做新人的管理,你需要知道他所有的行为,要知道他每天到底有多少拜访,在拜访的每个环节内容是什么,最后成交量是多少,真正有这些数据之后才能知道每个步骤转化率是多少,才能精准地做营销的升级和转变。未来一定是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数据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友邦去年成立了创新实验室,已经在开展很多智能化创新。而且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中台,就客户打下了多元化数据标签。

2018年全国工作会议上,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提出6个字的战略关键词:“数据、连接、生态”,即“数据驱动经营,连接构建生态,打造以客户为核心的智能保险新模式”。“目前,我们在研究怎么能够把整个产险业务模式、业务价值产出等都转移到以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为驱动。”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兼CTO顾青山说。

事实上,大数据在保险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运营,更在更高层面的经营和管理,它让先知、先觉、先行成为可能。在强大数据中台支撑下,一些领先险企领导者面前已经可以呈现数据化的经营视图。“也许未来,经营者面对的就是一个特斯拉的驾驶仪表盘,驾驭好这个公司只需凭借一串简单的展示就可以。”一位保险家指出。

比如目前平安也在构建“数字寿险”,实施全面数据化经营。通过对经营预测预警、有效追踪、及时干预,构建先知、先觉、先行的 “总部大脑”,提升整体经营的驾驭能力、预判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数据化管理方面,通过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经营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数据化营销方面,通过内容营销、社交营销、活动营销、服务营销等方式提升客户触达率,促进销售目标达成。

如何驾驭大数据时代

在大数据时代,一个保险公司是否拥有收集,分析大数据,并将大数据用于经营的能力,决定它能否致胜未来。那么如何积累这样的能力?

首先要实现在线化。线上化是实现数据驱动、连接生态的基础。如果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全程数字化改造相当于基础设施搭建,那么只有内外业务协同和数据获取过程的线上互联互通才能让设施真正发挥价值。在中国大地保险的创新孵化部,专门有一个数据管理应用中心,在这个中心的大数据系统中,每个客户都有700多个标签,其中有标的类的,行为类的,消费水平类的,客户特征类的等各种标签。依托后台的大数据体系,中国大地保险的业务人员就像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特种部队,在后台数据中心的引领下,呼唤炮火,实现对于前方的精准打击。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线上化基础之上,没有线上化,就无法实现基本的数据的收集和汇集。

要打通组织内部的部门墙。只有打通组织内部的部门墙,数据才能够相互汇集,造就强大的数据中台。“组织数字基因打造的一个关键点是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内部与外部的互联互通,不是信息孤岛,而是内部各个板块,与外部各个生活场景的打通。”为此一些险企建立了强大的组织中台。“要建立一体化的服务提供,必须把底层的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我们建设完整的中台基础能力,就能把这些信息连接起来,并且在此基础上支持企业智能决策。”一位领导者是这样描述他心中的“组织中台”。

要建立一个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体系。比如平安在线上化基础上,从小到大,梳理流程、场景和数据,并补齐数据,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和统一的数据标准。平安搭建“1+N+1”的关系体系,第一个“1”是数字寿险门户,相当于飞行员的驾驶舱,从这个驾驶舱可以实现1套视图、1个入口、1个中心。中间的“N”是针对业务和管理所覆盖的丰富场景,这里面有增员培训、活动量管理、绩效、机构管理和组织经营等等,各种场景都能有数字化贯穿上下。第二个“1”是背后的数字支持,我们称为中央大脑。通过打造中央大脑的意义,就是将原本的意义沉淀于个人分散的经验和专业,通过数字化形成公司的智慧,呈现在数字化的中央大脑当中,从而更好地支持和赋能前线的经营和单位的管理。”平安人寿常务副总经理赵福俊说。

第三是数据思维和数据文化的打造。没有数据思维,即便有再多的数据,也无法及时地应用。“当你的所有交易和管理行为都被数字化后,你就能够产生数据资产,带来商业洞察,才能实现产品的个性化。所以我们高管要有数据思维,扎扎实实地将基础工作做好,培养数字化人才。”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说。

而数据思维和文化的背后是数据逻辑,它支撑着险企的经营。“在数字化时代,任何产品和模式都要以数据逻辑为支撑,一切都要以数据说话。”大家保险总经理徐敬惠说。他将之总结为“数字基因”。他认为无论是大数据的应用,还是服务与销售的数字化、流程的数字化,背后都是组织数字基因的打造。而这将是“对于传统公司的颠覆”。“比如评判一项业务是否赚钱、是否有价值,不能只凭借个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而是需要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数据逻辑支撑。”


大数据改变保险公司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0-28

□记者 赵辉

“未来的保险公司也一定是大数据公司。” 一位保险家说。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它成为公司经营的指南针和驱动力。在保险业,更是如此。

数据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的核心生产资料

很长时间以来,数据都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但是由于数据的缺乏,数据分析能力的不足,经验和判断还在运营中起到主要作用。但是今天,来自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视频采集系统等的数据正海量增长,汇成大数据的海洋,相伴的是海量数据存储、分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进而形成商业智能的突破。在一切可量化,可分析,可建模的今天。保险公司的经营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

随着保险公司在线化与数字化的深入,从承保、到理赔,到营销,到精算,在几乎所有环节,数据都日益成为核心引擎。无论是承保中,智能欺诈检测,还是理赔中的智能定损,还是智能营销,到精准定价,后面都是大数据的支撑。事实上,大数据流串联起险企的所有经营。由此产生的智能化应用则全面改造经营,形成对人工、人力与人脑越来越多的替代。

知名保险学者王和曾经说过,“大数据的本质是解决预测问题,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预测。我们再看看保险,保险业经营的核心也是基于预测。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对于保险业来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保险业面临的挑战是: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而保险经营的核心也是基于预测。作为传统保险业经营的重要基础,大数法则可能面临着“颠覆性的问题”,这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保险原理之一就是大数法则。”大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险企的经营。

领先险企对这种趋势日益重视。友邦人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张晓宇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寿险企业从粗放式经营管理到精细化经营转型势在必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化、个性化。从营销员上看,无论是招募,还是成长,乃至培训等等都更加精细化、个性化;从客户上看,也需要对客户做更深的了解,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这背后一定是数据的驱动。要做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他说。张晓宇相信,寿险企业要先实现在线化,再实现数据化,智能化,打造底层的数据平台,才能为精细化经营插上数据翅膀。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我们做代理人管理,做新人的管理,你需要知道他所有的行为,要知道他每天到底有多少拜访,在拜访的每个环节内容是什么,最后成交量是多少,真正有这些数据之后才能知道每个步骤转化率是多少,才能精准地做营销的升级和转变。未来一定是管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数据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友邦去年成立了创新实验室,已经在开展很多智能化创新。而且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中台,就客户打下了多元化数据标签。

2018年全国工作会议上,平安产险董事长孙建平提出6个字的战略关键词:“数据、连接、生态”,即“数据驱动经营,连接构建生态,打造以客户为核心的智能保险新模式”。“目前,我们在研究怎么能够把整个产险业务模式、业务价值产出等都转移到以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为驱动。”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兼CTO顾青山说。

事实上,大数据在保险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运营,更在更高层面的经营和管理,它让先知、先觉、先行成为可能。在强大数据中台支撑下,一些领先险企领导者面前已经可以呈现数据化的经营视图。“也许未来,经营者面对的就是一个特斯拉的驾驶仪表盘,驾驭好这个公司只需凭借一串简单的展示就可以。”一位保险家指出。

比如目前平安也在构建“数字寿险”,实施全面数据化经营。通过对经营预测预警、有效追踪、及时干预,构建先知、先觉、先行的 “总部大脑”,提升整体经营的驾驭能力、预判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数据化管理方面,通过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经营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数据化营销方面,通过内容营销、社交营销、活动营销、服务营销等方式提升客户触达率,促进销售目标达成。

如何驾驭大数据时代

在大数据时代,一个保险公司是否拥有收集,分析大数据,并将大数据用于经营的能力,决定它能否致胜未来。那么如何积累这样的能力?

首先要实现在线化。线上化是实现数据驱动、连接生态的基础。如果说,企业经营管理的全程数字化改造相当于基础设施搭建,那么只有内外业务协同和数据获取过程的线上互联互通才能让设施真正发挥价值。在中国大地保险的创新孵化部,专门有一个数据管理应用中心,在这个中心的大数据系统中,每个客户都有700多个标签,其中有标的类的,行为类的,消费水平类的,客户特征类的等各种标签。依托后台的大数据体系,中国大地保险的业务人员就像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特种部队,在后台数据中心的引领下,呼唤炮火,实现对于前方的精准打击。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线上化基础之上,没有线上化,就无法实现基本的数据的收集和汇集。

要打通组织内部的部门墙。只有打通组织内部的部门墙,数据才能够相互汇集,造就强大的数据中台。“组织数字基因打造的一个关键点是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内部与外部的互联互通,不是信息孤岛,而是内部各个板块,与外部各个生活场景的打通。”为此一些险企建立了强大的组织中台。“要建立一体化的服务提供,必须把底层的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我们建设完整的中台基础能力,就能把这些信息连接起来,并且在此基础上支持企业智能决策。”一位领导者是这样描述他心中的“组织中台”。

要建立一个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体系。比如平安在线上化基础上,从小到大,梳理流程、场景和数据,并补齐数据,形成完整的数据体系和统一的数据标准。平安搭建“1+N+1”的关系体系,第一个“1”是数字寿险门户,相当于飞行员的驾驶舱,从这个驾驶舱可以实现1套视图、1个入口、1个中心。中间的“N”是针对业务和管理所覆盖的丰富场景,这里面有增员培训、活动量管理、绩效、机构管理和组织经营等等,各种场景都能有数字化贯穿上下。第二个“1”是背后的数字支持,我们称为中央大脑。通过打造中央大脑的意义,就是将原本的意义沉淀于个人分散的经验和专业,通过数字化形成公司的智慧,呈现在数字化的中央大脑当中,从而更好地支持和赋能前线的经营和单位的管理。”平安人寿常务副总经理赵福俊说。

第三是数据思维和数据文化的打造。没有数据思维,即便有再多的数据,也无法及时地应用。“当你的所有交易和管理行为都被数字化后,你就能够产生数据资产,带来商业洞察,才能实现产品的个性化。所以我们高管要有数据思维,扎扎实实地将基础工作做好,培养数字化人才。”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说。

而数据思维和文化的背后是数据逻辑,它支撑着险企的经营。“在数字化时代,任何产品和模式都要以数据逻辑为支撑,一切都要以数据说话。”大家保险总经理徐敬惠说。他将之总结为“数字基因”。他认为无论是大数据的应用,还是服务与销售的数字化、流程的数字化,背后都是组织数字基因的打造。而这将是“对于传统公司的颠覆”。“比如评判一项业务是否赚钱、是否有价值,不能只凭借个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而是需要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数据逻辑支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