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银行要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

发布时间:2020-06-15 08:54:17    作者:齐分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齐分达

近日,多家银行共计200多只理财产品出现净值亏损情况,一时间引起舆论哗然,已有客户到银行投诉。

“哗然”“投诉”背后,是银行理财客群“大撒把、小确幸式”消费心理的折射。这些寻常百姓信任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银行,并“爱屋及乌”,信任其所谓的低收益“保本”理财产品,即便其收益不高,但“妥妥的小幸福感”就在眼前,可以拿出储蓄,“大撒把”交给银行,静候到期时的“收割”。更何况,近几年P2P的退潮、多个资管领域此起彼伏的爆雷,让受到惊吓的普通金融消费者,加剧向银行理财回归,不成想,收益不高、低风险的产品,居然也会亏损。

事实上,此次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只是有惊无险:银行APP显示的是年化收益率,摊到每日收益率,可以看出亏损并没有那么大。200多只产品的亏损,相对于数万只同类产品只是九牛一毛,不能反映整个银行理财市场的挫败。更何况,此次“异常”是因为投资标的多为银行具有优势的债券市场,近期债券收益率触底(历史低点)为10年来罕见,属小概率事件(且银行理财的回撤表现,远好于公募债券基金),后续债市短期可能继续波动,但依然看好长期态势,待开放赎回时,客群大概率应该会“喜笑颜开”的。

以往,银行为了顺应消费者“小确幸”的稳妥收益,在产品配置上以“固收+”为主,其中预期收益类资产占比甚至高达九成,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非常少,即便配置也主要是相对稳妥的定增、打新、大盘蓝筹股或对冲工具等,意在控制住产品的波动风险,但是无法扩展投资范围和渠道,无法引导金融消费者的投资升级,无法驱动银行理财升格服务的丰富度和饱满度。

在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方面,银行的经验并不足,但是在泛资管竞争加剧的态势下,银行需要有危机意识。比如,“固收+”已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券商、基金等金融子行业的重点布局之一。监管部门要求,不保本、收益浮动是大势所趋,银行理财必须加大净值化转型。2018年之前,银行理财中净值化产品的占比仅为15%,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该比例已达51%左右(增加约36%)。但是,排除疫情影响,按照要求,2020年过渡期结束,必须完成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进程。银行在剩余半年时间能否实现净值化产品占比增幅49%(从而100%顶格完成任务)?即便节奏继续加速,占比质量能否短期内补足?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可喜的是,部分机构已经先知先觉、先行探索。比如,在“固收+权益投资”方面,已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将权益资产比例抬升至逾80%以上的产品,不得不让人惊叹于其魄力与决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就当前市场而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存款总额72.44万亿元,2019年为82.14万亿元。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该数据已达88.61万亿元。金融消费客群的“求稳”心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民对当下金融机构投资标的、产品格局的集体失望,金融需求方(百姓)有巨大的理财需求,但是供给方(金融机构)的产品供应能力和水平,远远不足。回看P2P曾经的浮躁,似乎侧面印证了正规金融机构这方面的挑战。

对于消费者而言,经过此次有惊无险的教育课洗礼,不能再大撒把式买(银行)理财了,应提升自身金融知识和风险辨别能力,也不能一亏损就集体投诉、群体闹访,更不能受“惊吓”后一味、集体式退回到“只选择预期收益型理财”的心态,不同的客户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容忍度和投资目的,选择与风险相匹配的产品。

对于银行业而言,也要珍视此次教育课,要做好、做足投资者教育、合规营销引导、打破刚兑的准备工作。同时,提前在投研、产品供应能力、风险定价能力、人才储备、系统搭建等多方面做好准备,待消费者集体心理转向净值型、权益类、多元产品的需求后,能快速适应,彰显代客理财的本源。毕竟,因客户而变,才是王道。

(作者系金融从业者)


银行要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6-15

□齐分达

近日,多家银行共计200多只理财产品出现净值亏损情况,一时间引起舆论哗然,已有客户到银行投诉。

“哗然”“投诉”背后,是银行理财客群“大撒把、小确幸式”消费心理的折射。这些寻常百姓信任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银行,并“爱屋及乌”,信任其所谓的低收益“保本”理财产品,即便其收益不高,但“妥妥的小幸福感”就在眼前,可以拿出储蓄,“大撒把”交给银行,静候到期时的“收割”。更何况,近几年P2P的退潮、多个资管领域此起彼伏的爆雷,让受到惊吓的普通金融消费者,加剧向银行理财回归,不成想,收益不高、低风险的产品,居然也会亏损。

事实上,此次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只是有惊无险:银行APP显示的是年化收益率,摊到每日收益率,可以看出亏损并没有那么大。200多只产品的亏损,相对于数万只同类产品只是九牛一毛,不能反映整个银行理财市场的挫败。更何况,此次“异常”是因为投资标的多为银行具有优势的债券市场,近期债券收益率触底(历史低点)为10年来罕见,属小概率事件(且银行理财的回撤表现,远好于公募债券基金),后续债市短期可能继续波动,但依然看好长期态势,待开放赎回时,客群大概率应该会“喜笑颜开”的。

以往,银行为了顺应消费者“小确幸”的稳妥收益,在产品配置上以“固收+”为主,其中预期收益类资产占比甚至高达九成,而权益类资产的配置非常少,即便配置也主要是相对稳妥的定增、打新、大盘蓝筹股或对冲工具等,意在控制住产品的波动风险,但是无法扩展投资范围和渠道,无法引导金融消费者的投资升级,无法驱动银行理财升格服务的丰富度和饱满度。

在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方面,银行的经验并不足,但是在泛资管竞争加剧的态势下,银行需要有危机意识。比如,“固收+”已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券商、基金等金融子行业的重点布局之一。监管部门要求,不保本、收益浮动是大势所趋,银行理财必须加大净值化转型。2018年之前,银行理财中净值化产品的占比仅为15%,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该比例已达51%左右(增加约36%)。但是,排除疫情影响,按照要求,2020年过渡期结束,必须完成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进程。银行在剩余半年时间能否实现净值化产品占比增幅49%(从而100%顶格完成任务)?即便节奏继续加速,占比质量能否短期内补足?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可喜的是,部分机构已经先知先觉、先行探索。比如,在“固收+权益投资”方面,已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了将权益资产比例抬升至逾80%以上的产品,不得不让人惊叹于其魄力与决心。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就当前市场而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存款总额72.44万亿元,2019年为82.14万亿元。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该数据已达88.61万亿元。金融消费客群的“求稳”心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民对当下金融机构投资标的、产品格局的集体失望,金融需求方(百姓)有巨大的理财需求,但是供给方(金融机构)的产品供应能力和水平,远远不足。回看P2P曾经的浮躁,似乎侧面印证了正规金融机构这方面的挑战。

对于消费者而言,经过此次有惊无险的教育课洗礼,不能再大撒把式买(银行)理财了,应提升自身金融知识和风险辨别能力,也不能一亏损就集体投诉、群体闹访,更不能受“惊吓”后一味、集体式退回到“只选择预期收益型理财”的心态,不同的客户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容忍度和投资目的,选择与风险相匹配的产品。

对于银行业而言,也要珍视此次教育课,要做好、做足投资者教育、合规营销引导、打破刚兑的准备工作。同时,提前在投研、产品供应能力、风险定价能力、人才储备、系统搭建等多方面做好准备,待消费者集体心理转向净值型、权益类、多元产品的需求后,能快速适应,彰显代客理财的本源。毕竟,因客户而变,才是王道。

(作者系金融从业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