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大湾区建设保险业迎来机遇

发布时间:2020-05-26 10:02:05    作者:范娟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范娟娟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协同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17次提到“保险”,这意味着保险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其在产品、服务、资金、人才、监管等领域将获得很大的协同创新探索空间。

思考一:自由流动会带来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各经济主体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各经济主体的资源获取国际分工利益,从而实现湾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动力将逐步实现跨越政体界限的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将会带来什么?

从积极方面看,它能极大地刺激区域中行业领先者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从消极方面看,又会造成弱小经济体发展所需的资源流失,从而滞缓发展速度。在湾区建设中,马太效应可能会在多维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市场机会占先、技术进步、人才流动、资本聚集等,从而在湾区内一体化市场建设中拉大经济个体的差距。

一是可能涌现产业联动下的强强联合。湾区经济的一体化就意味着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会局限在政体边界之内,而是更为开放发展,甚至是跨越国家边界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的分工与优势。湾区内的核心企业或竞争力强的企业势必会选择在产业链上对外拓展,通过强强联合达成产业协同的聚集效应,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而对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而言,要实现与强势资源的合作就更加困难。

二是并购重组可能风起。并购重组无疑是实现企业规模化和效率快速提升以及扩大已有优势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并购重组也早已成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保险企业的毛利率空间可能会被逐步放松的价格管制等市场开放政策不断挤压,为巩固市场地位,行业领导者也许会优先采用跨境兼并接管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规模有限且经营效率低下的保险企业则可能难逃很快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思考二:湾区一体化建设战略走向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对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而言,湾区的一体化建设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湾区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面临风险多,这不但为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发挥防灾减损、损失评估等风险管理功能提供更多的发展全方位风险保障产品的创新空间,也为保险资金参与湾区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了空间。

二是香港的国际融资平台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更多对外金融资源融通的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第一财富管理中心,汇集了众多国际金融专业人才。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不仅对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意义重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境内企业可利用规范的香港融资市场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通过香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游戏规则和具体做法,融入到国际经济大家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三是港澳的科技创新优势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机遇。香港、澳门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现代金融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等方面极具优势,是湾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与28个国际组织发起成立了“全球金融创新网络”,目的也是为了共同构建健康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这对于吸引高端创新要素在湾区内的集聚,促进境内中资保险企业与国际高端创新技术保持同步意义重大。

尽管存在很多机遇,但挑战也非常严峻,甚至可以用危机来形容。仅从保险业法人机构量、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来看,境内中资保险企业与港澳特别是香港地区的保险机构就存在明显差距。截至2018年底,深圳、广州的保险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27家、5家,而香港为161家;深圳、广州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030亿元人民币、1127亿元人民币,而香港为3790亿元人民币;深圳、广州的保险赔付支出分别为257亿元人民币、270亿元人民币,而香港为1257亿元人民币。在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境内中资保险企业是否会遇到行业领跑企业马太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聚集障碍?是否会被强强联合排除在产业链重构布局之外、甚至是否会被领跑企业兼并重组?这些危机看似遥远但仍需警惕。对比境内中资保险企业,港澳保险市场竞争虽已趋于饱和,但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势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助推优势仍然存在,需要境内中资保险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加以应对。

思考三: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如何用好一体化建设

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在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调控港澳保险企业的“马太效应”,使其温和适度,一方面要直接学习和利用先进企业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减少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承接港澳保险机构的转移服务,借助外力直接攀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湾区建设涉及多座城市,人口众多、产业集中,在建设中必然要面对诸如自然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众多传统风险,还会面临市场波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新型风险,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必须要认真研究这些新的风险管理需求,发挥保险业的独特优势,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要重视科技赋能。当前,世界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促使社会发生重大转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表明,这种转变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像200年前电力彻底颠覆人类世界一样,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技术冲击后,更为专业的保险技术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保险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科技将进一步释放保险的活力,推动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源整合,为其在支付手段创新、产品形态演变、风险管理提升等方面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助力转型发展。

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关键的。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再一次印证了“人力资本”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实现一体化进程中的自我提升,必须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并创建完善的机制来激发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四是要关注保险产品跨境互认和标准互认。《纲要》首次提到“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目前,香港地区保监局正研究支持香港在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为大湾区消费者提供服务。广东与香港地区保险业界也正在推动尝试两地保单互认的可能性。对此,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应高度关注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类衔接点,先从港澳保险业的服务转移入手,尽快完成规则衔接、标准互认等具体工作。

“湾区经济”概念自 20 世纪末提出以来,湾区已逐渐发展成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但相比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天然统一整体的境况,“一国两制三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更为复杂,这使得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也更富有挑战性。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如何在湾区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思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大湾区建设保险业迎来机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26

□范娟娟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协同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17次提到“保险”,这意味着保险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其在产品、服务、资金、人才、监管等领域将获得很大的协同创新探索空间。

思考一:自由流动会带来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各经济主体间进行分工协作,更有效地利用各经济主体的资源获取国际分工利益,从而实现湾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动力将逐步实现跨越政体界限的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将会带来什么?

从积极方面看,它能极大地刺激区域中行业领先者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从消极方面看,又会造成弱小经济体发展所需的资源流失,从而滞缓发展速度。在湾区建设中,马太效应可能会在多维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市场机会占先、技术进步、人才流动、资本聚集等,从而在湾区内一体化市场建设中拉大经济个体的差距。

一是可能涌现产业联动下的强强联合。湾区经济的一体化就意味着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会局限在政体边界之内,而是更为开放发展,甚至是跨越国家边界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的分工与优势。湾区内的核心企业或竞争力强的企业势必会选择在产业链上对外拓展,通过强强联合达成产业协同的聚集效应,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相关成本;而对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而言,要实现与强势资源的合作就更加困难。

二是并购重组可能风起。并购重组无疑是实现企业规模化和效率快速提升以及扩大已有优势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并购重组也早已成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保险企业的毛利率空间可能会被逐步放松的价格管制等市场开放政策不断挤压,为巩固市场地位,行业领导者也许会优先采用跨境兼并接管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规模有限且经营效率低下的保险企业则可能难逃很快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思考二:湾区一体化建设战略走向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对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而言,湾区的一体化建设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是湾区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面临风险多,这不但为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发挥防灾减损、损失评估等风险管理功能提供更多的发展全方位风险保障产品的创新空间,也为保险资金参与湾区产业链战略布局提供了空间。

二是香港的国际融资平台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更多对外金融资源融通的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第一财富管理中心,汇集了众多国际金融专业人才。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不仅对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意义重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境内企业可利用规范的香港融资市场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通过香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游戏规则和具体做法,融入到国际经济大家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三是港澳的科技创新优势给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带来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机遇。香港、澳门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现代金融和知识密集型服务等方面极具优势,是湾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与28个国际组织发起成立了“全球金融创新网络”,目的也是为了共同构建健康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这对于吸引高端创新要素在湾区内的集聚,促进境内中资保险企业与国际高端创新技术保持同步意义重大。

尽管存在很多机遇,但挑战也非常严峻,甚至可以用危机来形容。仅从保险业法人机构量、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来看,境内中资保险企业与港澳特别是香港地区的保险机构就存在明显差距。截至2018年底,深圳、广州的保险法人机构数量分别为27家、5家,而香港为161家;深圳、广州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030亿元人民币、1127亿元人民币,而香港为3790亿元人民币;深圳、广州的保险赔付支出分别为257亿元人民币、270亿元人民币,而香港为1257亿元人民币。在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境内中资保险企业是否会遇到行业领跑企业马太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聚集障碍?是否会被强强联合排除在产业链重构布局之外、甚至是否会被领跑企业兼并重组?这些危机看似遥远但仍需警惕。对比境内中资保险企业,港澳保险市场竞争虽已趋于饱和,但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势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助推优势仍然存在,需要境内中资保险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加以应对。

思考三: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如何用好一体化建设

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在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调控港澳保险企业的“马太效应”,使其温和适度,一方面要直接学习和利用先进企业的成熟技术和经验,减少自己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快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承接港澳保险机构的转移服务,借助外力直接攀上新台阶。

一是坚持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湾区建设涉及多座城市,人口众多、产业集中,在建设中必然要面对诸如自然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众多传统风险,还会面临市场波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新型风险,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必须要认真研究这些新的风险管理需求,发挥保险业的独特优势,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要重视科技赋能。当前,世界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正在促使社会发生重大转变。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表明,这种转变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像200年前电力彻底颠覆人类世界一样,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技术冲击后,更为专业的保险技术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保险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科技将进一步释放保险的活力,推动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资源整合,为其在支付手段创新、产品形态演变、风险管理提升等方面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助力转型发展。

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关键的。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也再一次印证了“人力资本”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境内中资保险企业要实现一体化进程中的自我提升,必须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并创建完善的机制来激发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四是要关注保险产品跨境互认和标准互认。《纲要》首次提到“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目前,香港地区保监局正研究支持香港在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为大湾区消费者提供服务。广东与香港地区保险业界也正在推动尝试两地保单互认的可能性。对此,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应高度关注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类衔接点,先从港澳保险业的服务转移入手,尽快完成规则衔接、标准互认等具体工作。

“湾区经济”概念自 20 世纪末提出以来,湾区已逐渐发展成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但相比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天然统一整体的境况,“一国两制三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更为复杂,这使得湾区保险市场一体化也更富有挑战性。境内中资保险企业如何在湾区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思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