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巍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电动车成为中国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已超过两亿辆。电动车普及的同时,也放大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成为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难点,但由于基于电动车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不少车主往往无视交通法规,随意逆行、闯红灯、不按道行驶,交通违法行为频频发生。电动车事故已占到交通事故总量的50%以上,规范电动车管理已刻不容缓。
电动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它轻便、快捷、灵活,弥补了公共交通的不足,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出行需求。由于电动车管理规则滞后,造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许多“难点”。以下为笔者对电动车管理难点分析:
一、身份特殊难管理。时至今日,电动车归入机动车种类管理没有明文规定,因而沦为脱缰的野马,造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管理难、不管理更难的局面。
二、交通违法难打击。电动车由于法规监管的缺失,没有戴上法规“紧箍”,其交通违法乱象导致交通事故居高不下。
三、无证驾车难治理。对无证驾驶电动车上路行驶,没有处罚的法律依据,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无可奈何。
四、路权不明难监管。电动车没有明确为机动车,在城区是走机动车道还是走非机动车道,执勤交警难以纠查。
五、事故赔付难到位。由于电动车不是机动车,无法投保“交强险”,也没有规定买“保险”,游离于交通事故保险之外,极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造成社会诸多不和谐因素。
六、车主安全意识淡薄,缺少交规培训。
电动车管理“难点”的形成,既有法律层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以上种种情况说明,加强电动车管理刻不容缓。要避免电动车成为城乡道路“安全杀手”,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加强电动车牌照管理,将电动车纳入小微型车辆管理,并采用最新科技产品—电子牌照,集成车牌号、种类、车型、年检期、使用性质等十余项车辆信息,与北斗卫星定位识别系统相配套使用,并融入到现有交通违章处罚系统中。可由各街道社区进行预上牌,与车主签订责任书与承诺书,否则不得上路,车主承诺不改装、不超速、不违反交通道路规则,如有违反自愿参加交规培训考试。
二、建议加大电动车交通违法整治力度,参照机动车交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电动车交通管理细则,采用计分考核,年度计分超过一定额度,社区进行回炉重新交规培训。
三、建议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电动车上路必须投保“保险”,有了“保险”,即使发生交通事故,在保障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能降低因电动车肇事而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巨额经济赔偿风险,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议每一辆每年购买强制三者险20元(保额5万),制定三者受伤理赔标准,与计分挂钩,连续五年未发生碰擦事件的,保费减半,连续多次理赔的,增加保费标准,可委托微信或淘宝平台中的保险公司进行销售,理赔报案可以当地社区商业保险服务点联系,小额理赔可由网络平台处理。建议强制要求电动车主每年购买20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3万保额),可选择多交;或地方财政有盈余的话,可由地方政府为居民购买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电动车安全上路保驾护航。
四、建议将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要纳入监管体系,补齐电动车协会监管职能。生产端:国家应尽快规范各类电动自行车生产标准,提高生产厂家准入门槛,所有电动车出厂需有安全防护、加装安全防护栏,配套安全头盔,防撞评估数据(专业机构评估),强制要求生产企业为新车购买安全质量责任保险;销售端:所有电动车销售门店采取准入制,计分管理模式,不得违规销售、不得改装提速电动车、不得向未成年人及65岁以上老人销售电动车,并按规定每年向电动车协会提交合规销售承诺书,如有一般违规,将相应计分规定进行扣分处理。如有重大违规,采取一票否决制。
五、建议电动车协会补齐培训职能。定制网络APP软件,对车主、生产商、销售端进行有效合规培训与考试,全面提升各方安全意识,营造安全交通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