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瀚 程曦
2017年7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已审议的《快递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们不仅要听管理部门的意见,还要听各家快递公司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快递行业已经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所以,这份草案必须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条例》突出以规范促行业发展,规定了简化快递布局设点手续、提供车辆通行停靠便利以降低物流成本等措施。会议决定将已审议的《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所谓快递,是指在承诺的时限内快速完成的寄递活动。寄递,是指将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按照封装上的名址递送给特定个人或者单位的活动,包括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
快递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可以便利群众生活,降低物流成本,对于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带动就业超过245万人。据国家邮政局统计,今年二季度快递网点密度增加,每10万人增加1.3个快递网点,每千平方公里增加2.1个快递网点。
《条例》明确了快递服务规则和寄递安全责任,并强调保护消费者和快递从业者合法权益,对加盟经营、损失赔偿、用户信息安全保障等作了规范。然而在快递行业速猛发展的背后,消费投诉有增无减。一旦货物尤其是贵重物品丢失,快递公司往往与客户在赔偿问题上产生很多纠纷,类似“iPhone变砖头”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消费者与快递公司矛盾升级。
正是快递在物品运送的各个环节都会存在风险,这就迫切需要有保险来作为保障,这也催生了快递保险市场的潜在发展空间。近年来,保险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和快递市场,一直都在尝试开拓新的市场。据报道,早在2003年,深圳邮局便与国内一家大型财险公司全面推出“邮包险”,但该业务目前“需求量很少”。还有另外国内一家财险与淘宝网联合推出的针对买家与卖家双方在退货方面的一款“退货运费险”,产品合同规定:买家在购买7天无理由退换商品时只需支付0.3元—0.5元的保险费,一旦发生退货,保险公司就会自动支付退货的运费。由于该产品尚处于初级阶段与探索期,运营尚不成熟,服务和后台方面还在改进当中,以防出现不必要的风险,所以经营也不理想。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条例》首次建议寄件人对贵重物品购买保价或保险服务。笔者认为,一方面快递行业引入保险机制,可以有效减少快递方面的纠纷,让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利益更有保障。另一方面,随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保险公司又是一个发展新契机。为此,保险公司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良好契机,抓紧开办好快递保险业务。
一是快递保险规划起点要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快递企业保险意识和消费者的保险意识都还不够到位,是影响快递保险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保险公司要加大宣传和公关力度,大肆宣传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保险,大力开展快递保险业务也离不开快递企业。
基于这样的认识,保险公司对此要高度重视,工作要积极主动,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严要求,全面科学编制好快递保险发展规划,并狠抓落实。
二是快递保险拓展观念要新。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在转轨的过程中,市场还很不规范,快递市场成份和计划成份相互交织在一起。要从根本上改变快递保险业务水平低、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开拓进取,克服“单打一”的工作方法。
要针对快递保险业务的结构布局、管理机制和市场特点,采取行政、市场两种展业手段争取保源,克服畏难情绪,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扩大承保面,提高承保比重,严把承保质量关。
三是快递保险激励机制要活。要真正使快递保险业务得到健康有序的大力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加大对快递保险业务倾斜政策,保险公司内部应针对快递保险业务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营销机制,出台奖优罚劣的有力措施,使业务开展状况与从业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赏罚分明,重奖工作有突出成就的保险经营机构和业务人员,以调动广大员工大力开展快递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针对该业务点多面广的特点,可运用保险代理人员展业的办法,多头展业,按劳取酬,力求好的效果。
四是快递保险合作经营要好。保险公司与快递行业要精诚合作,密切协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联动机制,对快递保险出现的新情况定期蹉商,互通有无,力求一致。
保险公司要主动加强与物品货运量大的快递企业建立起保险代理关系,让其代理大宗承保业务,这既可减少人力,也可减少费用。此外,还应瞄准快递市场,加大对一些效益较好且发货量较大快递企业的展业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快递保险业务。
五是快递保险经营效益要佳。大力发展快递保险业务的目的,就是要承担起快递过程中的风险,切实保障好寄件人的利益。为有效减少快递方面的纠纷,让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利益更有保障,保险公司必须考量怎样科学准确评估递送物品的实际价值、如何厘定费率和快速理赔等问题。尤其是要切实做好市场道德风险的防范工作。
因为快递保险参与主体较多,需要保险行业和快递行业的共同努力,在快递保险市场调研、价值评定、风险防范、产品研发以及渠道构建等方面进行有效规范,以求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