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苗苗
近些年我国保险业蓬勃发展,机动车辆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大支柱险种。2016年,我国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6835亿元,占财产保险保费总收入的78.3%。车险“高保费、高赔付、低效益”的经营现状使车险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利润贡献度与其保费占比严重不匹配,直接影响到整体财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理赔风险管控是控制赔付率升高的核心要素,通过风险的识别及制度化管控,有效控制理赔过程中风险因素,控制整体赔付水平,从而保障保险公司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传统理赔流程是一种简单的“职能+权限”的流程设计,对于理赔业务的质量管理缺少管控,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以串联的方式传接工作,表面上看各部门各司其职,实则部门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整个理赔流程中缺乏风险防范的处理程序。传统的风险管控几乎全都依赖人工经验,那么人工经验对于车险风控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电话中心坐席作为理赔流程的开端,承担了欺诈案件的初步识别工作,而事实上仅在电话中根据报案信息、客户语气等条件很难对风险案件进行有效识别,风险识别效率低下。
查勘定损岗工作职能以核实事故真实性并给予合理定损为主。一方面,多数查勘定损员专业技能缺失并且经验不足,对欺诈类案件识别和处理能力差;另一方面,有经验的公估人员在职业操守方面屡出问题,部分公估人员对欺诈风险视而不见,对虚假案件置之不理,导致保险公司利益受损。
核价核损岗负责对定损上报的配件、工时费等进行审核。核损岗与定损岗的分离有利于降低定损核损勾结制假的几率,但查勘环节的缺失同时也降低了核损员的风险判别能力,这种缺陷无疑大大降低了保险公司风险管控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传统人工经验对于风险管控的作用极其有限。现阶段多数保险公司正在逐渐摒弃单一的人工风险管控,向智能化风控转型升级。
所谓智能化风险管控,是指系统通过内部算法自动进行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从而精准、全面、快速、有效地实现车险各环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风险管控目的。智能化风控相较于传统人工风控有着众多优势,以下分析几点主要优势。第一,智能化风控借助大数据技术,系统内部拥有海量风险规则支持风险筛查,对于人工筛查容易遗漏的细小风险规则做到一个不漏;第二,针对高风险案件环节,设置风险预警方案,及时预警,防止风险向后流转,这是人工风控无法做到的;第三,定损端自动提示风险,提前管控,使得定损更规范,核损端自动审核、分析风险,使得核损更便捷,最终提升保险公司服务效率;第四,实现个性化风险管控,应对众多客户对于风险管控要求不同,引擎对规则中把握风控程度的阈值提供开放接口,可由客户按照自身意愿修改;第五,迭代优化,根据案件调查结果反馈定期调整模型参数和风险评价标准,使模型能够不断迭代优化、智能更新。
目前,一些行业第三方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车险理赔智能化风险管控。例如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推出了全国车险反欺诈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保险行业内反欺诈信息共享交互,可面向保险公司、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用户,提供保险欺诈线索识别、欺诈风险预警、欺诈信息共享等功能;再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正在开发的风险规则引擎,通过海量规则计算引擎,可对常见的风险进行有效筛查并实现风险预警与风险提示,该引擎的意义在于将自然语言进行了抽象建模,规则更新和新增都能够快速上线;除此之外,该系统能够实现不同客户的不同规则录入,各用户之间互不影响,最终实现各保险公司用户的个性化风险管控。
除了行业机构,很多保险公司本身也在尝试从人工风控向智能化风控转型升级的研究。例如,大地财险结合自己的理赔数据建立了内部的理赔反欺诈系统,可以将案件按风险分类从而实现差别化理赔;阳光产险借助大数据技术简化定损理赔过程,在图形化定损、客户风险评级、关联规则、机器学习等方面做出尝试。
在中国保险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风险管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如今,智能化风控已成为车险理赔风险管控的必然趋势,而未来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智能化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