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物联网+医疗健康”下保险公司的机遇

发布时间:2017-04-26 08:22:00    作者:王雨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王雨

众多行业都想借物联网之力,实现自身的飞速发展。笔者试从物联网在医疗健康服务流程中的预防、诊断治疗、意外事故的反应三个方面来论述基于保险视角下的“物联网+医疗健康”的应用。

首先从预防方面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出于利润最大化的驱动,自然会希望赔付支出占保费的比重能越低越好。而根据孙思邈提出来的"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很自然在"物联网+医疗健康”方面,保险公司应该着重关注于事先预防。

从笔者选取的保险公司健康险2011年到2015年的数据来看,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在不断减少,这和保险公司在核保、承包业务端的日益严格和规范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保险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保险欺诈和骗保事件还是层出不穷,逆向选择也大量存在。因此,要想将赔付率进一步的降低,保险公司势必还需要更多的辅助手段。

一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加精准地了解到被保险身体健康状态,对风险较大的客户进行拒保以及提高保费收入,限免赔额来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与此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发放穿戴式设备,收集消费者各项身体数据,监控投保人身体状况,对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持续跟踪,一旦发现被保险人的某些身体指标出现异常,便主动提醒被保险人,让被保险人主动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同时对身体健康指标良好者提供低保费激励,鼓励他们改善身体状况,帮助减少健康风险。

其次从诊断治疗方面来看: 经济的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医疗费用的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人们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开销也在逐年上涨,但是昂贵的医疗费用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因病返贫已不再是个例。而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在医疗费用保险金的赔偿方面缺少发言权,费用的发生与费用多少,基本取决于医患双方,而医疗机构更是掌握了主要话语权,与此同时,过度医疗使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往往不能与被保人预期一致,易产生理赔纠纷,增加赔付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健康医疗类 APP 数量仅次于游戏和娱乐类 APP,名列第三。在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中,超过75%的受访者使用移动互联网关注自己的健康,超过25%用户间歇性使用,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最终成为利用健康 APP 监督自己每天的保健行为或寻求建议的用户。在中国,超过80%的互联网用户有在线查询经验,其中约1/3的网民通过健康网站咨询“头疼发烧等小毛病”。

这些数据不禁使人思考,是否物联网的发展可以转变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巨大开销问题呢?

首先笔者认为保险公司在今后可以加大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在保险公司利用可穿戴设备收集被保险人身体数据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更专业化的APP,对被保险人的一些身体异常数据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或者对被保险人去医院就诊时,利于物联网的实时连接技术,在挂号预约环节节约时间与成本。其次在就诊环节,物联网可以将病人的个人日常体征监测数据、过往病史、检查检验报告信息以及住院过程中的电子病历信息的数据有效的反馈给医生,而医生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医疗信息辅助知识库系统,更好更准确的诊断出病人病情并给出最好的医治方案,甚至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为急诊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这个过程可以大大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减少了误诊的可能性。

最后从意外事故的反应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突出,而由于城镇化建设,以及青壮年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老年人口,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占很大比重。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左右。与此同时"独居老人独自在家洗澡跌倒猝死两天后才发现”这类的新闻也时不时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这些意外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悲伤也带来很大社会经济损失。而物联网在这个方面或许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可以给被保险人佩戴智能手环或者手表类的随声佩戴物件或者在浴室等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地方安装互联呼叫系统,在发生意外事故急需外界救援时便可以及时和社区医院等部门取得联系获得救助,而保险机构方也可以依据佩戴手环等监测手段所反馈的数据异常来进行相对应的判断并采取措施,并在将病人转移的过程中向医院方传递信息和数据而对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

同时,孕妇儿童也属于高风险人群,在意外发生时如若单凭自身去寻求救援将是十分困难的,而在依靠物联网等新兴手段则很好的避免了这方面的风险。而保险公司既能够在采取及时反应救助被保险人的同时,又能减少赔付支出,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和满意度。毕竟客户购买保险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保险赔款,而更多的是为了一份安心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