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从喷淋系统着手 降低火灾损失

发布时间:2017-04-18 10:01:26    作者:刘京 姜冯辉 蔡立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刘京 姜冯辉 蔡立华

春季,由于风干物燥等气候变化及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多,火灾发生率通常较夏秋两季稍高。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我们有必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消防喷淋系统被认为是有效的自救灭火设施,国内外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喷淋系统先进性和有效性的体现,取决于正确合理的设计、安装、使用以及维护。笔者主要探讨的是影响喷淋系统控制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的包含系统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运用喷淋系统控制火灾蔓延

有数据显示,没有喷淋保护的设施发生火灾时造成的损失比安装了喷淋系统的设施发生火灾时造成的损失平均高出四到五倍。另外,在一场典型的火灾中,喷淋系统灭火所需水量平均仅约为消防水龙用水量的一半或更少。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喷淋系统控制火灾的原理。

以常见的固体可燃物火灾为例。当可燃物被引燃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很快扩散到顶棚,并在热对流和气体扩散的影响下,在起火点上方顶棚附近区域形成一个高温烟气层,此时,附近顶棚处的喷头的感温原件会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打开,使得喷淋管道中的水流出,并击打在喷头的溅水盘上,分散成近似伞形后,洒落在下方的区域中,区域中的可燃物在被水淋湿进而温度降低至燃点以下后,燃烧即停止。在喷淋和排烟的持续作用下,高温烟气和参与燃烧的可燃物减少,火场温度降低,火灾蔓延即受到抑制。由于喷淋系统能够自动地在火灾早期启动并在火势较小时对其进行控制和扑灭。因此,火灾影响区域、相应的火损、烟损和水损以及系统用水量均相对较小。

影响喷淋系统的常见因素和对策

通常,影响喷淋系统控制火灾蔓延的常见因素有:喷淋系统本身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以及喷淋系统的安装、维护和使用。笔者根据自身参与的多个项目和现场评估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常见问题和基本建议。

第一,喷淋系统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考虑不足。现行的国家通用设计规范,将一般的工业用建筑按照其用途分成几大类,并结合每一类建筑的其他参数对消防系统设计提出要求。但实际上,每一类建筑的具体和实际用途千差万别。很多现有厂房随着用户的变化和发展在其功能上已经与设计之初大相径庭,像生产车间改成仓库,普通仓库改成油品库或化学品仓库的实例屡见不鲜,这就提高了厂房用途的危险等级,使得现有喷淋系统不再适用。当然,保证功能和布局一成不变对于大部分工业建筑来说较难实现。所以,保险公司和业主在现场查勘和评估时,最好能够了解该建筑的设计用途和依据,以及现有喷淋系统对当前或未来的功能和布局提供有效充足保护的可能性。

第二,喷淋系统使用的产品可靠性不高。喷淋系统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部件的可靠性。有些承包商和业主为了节省成本,放松了对相关产品的要求和质量管控,使得一些劣质的消防产品趁虚而入,极大地降低了整个喷淋系统的可靠性,导致喷淋系统在平时待命时经常发生跑冒滴漏,当发生火灾时整个系统不能及时正常地动作,导致火灾失控时才后悔莫及。面对这些问题,除了加强对采购流程和质量的管控以外,最好可以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高可靠性的产品,尤其是喷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如喷淋头、报警阀、控制阀和水泵等。

第三,喷淋系统安装有严重缺陷。喷淋系统的有效性对安装的质量是很敏感的。实际中最常见的典型的安装质量问题是喷淋阻挡和喷头距离顶棚太远。如果喷头距离顶棚太远,那么喷头将无法充分感知近顶棚烟气层中的热量,从而无法及时启动;如果喷头喷出来的水被附近的物体遮挡而无法有效地到达可燃物表面的话,那么整个系统将无法实现其功能。因此,有关的规定通常只能通过在设计图中加以备注的形式来体现,真正的实现主要依靠现场施工。

第四,喷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不正确。由于喷淋系统在我国的应用起步较晚,相关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储备比较缺乏。实际中最常见问题有:消防喷淋系统压力设置过低、消防泵长期设置在停止或手动状态、主要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以往大量的火灾实验和案例表明,通常火灾的蔓延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控制,最有效的救火时间通常是在最初的五分钟内,一旦延迟,则火势很有可能会急速扩大到失控的状态,自动喷淋系统争取的就是这宝贵的五分钟。因此,消防维保承包商和企业有关负责人首先应树立正确的防火意识、了解有关知识、增强责任感;同时,要认真负责地正确地使用和维护消防喷淋系统;有关的消防部门,专业机构和保险公司也要积极努力地推行有关专业知识的储备、传播和人才的培养。国内近两年已经开始推行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和企业风险控制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安装自动喷淋系统这种主动防御系统来控制火灾蔓延和减小火灾造成的各种损失。同时,国家的有关职能部门也越来越关注消防法规的更新和先进技术和理念的落地生根。另外,在保险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加强了风险评估队伍的建设,更有众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推广并践行以工程技术手段进行防损减灾的活动中来。

(作者系美国法特瑞相互保险公司FM GLOBAL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