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版图的迅速扩大无疑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抹亮色。
201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国发〔2013〕49号),允许我国境内符合条件的股份公司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从2006年仅面向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到2012年扩容至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三个高新园区,再到面向全国放开,“新三板”用了8年时间最终获准成为了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
简称“NEEQ”,券商圈内昵称为“尼克”的“新三板”像一位好客的主人,对全国所有愿意走向资本市场的中小微企业敞开了大门。2014年,全面放开之后的“新三板”仅用了4个月挂牌企业就突破700家,实现翻番的同时一跃追上中小板,截止11月底,更是达到1300多家,超过了中小板与创业板挂牌企业数量的总和。换句话说,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天有4家企业通过在“新三板”挂牌站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没有地域和行业的限制,没有资产规模门槛,没有盈利要求,95%以上的挂牌企业为民营企业——“新三板”以其“草根市场”的鲜明特色,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场外股权交易系统,为企业公开转让股份、融资、并购等提供服务是“新三板”的基本功能。目前,“新三板”在审申请挂牌也就是“排队”的企业已有700 多家,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新三板亮相,除了各地政府给予补贴的政策因素以外,企业的考量可能有几点:一是修炼了内功。挂牌过程中,企业在主办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帮助下,规范了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二是打开了融资渠道。挂牌后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质押贷款获得生存发展所需的资金。三是扩大了知名度。通过挂牌获得了广泛关注,做了免费的宣传。四是留下了转板的想象空间。国发49号文明确提出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
那么“新三板”的蓬勃发展与保险业有何交集?
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新三板”为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国发49号文明确提出鼓励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新三板”市场。
其次,“新三板”能够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提供改善治理结构的平台、股权流通的平台、定向增发的平台、市值管理的平台和股权激励的平台,提升保险企业的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公司治理的竞争。保险企业的治理现代化是打造现代保险服务业的重要前提。而公司治理恰恰是许多保险企业的 “软肋”。企业“烦恼”的是经营思路不连贯、管理层人员不稳定、决策效率低、股东增资难、激励变成简单“发钱”。监管者“烦恼”的是股权和治理结构不健全、偿付能力补充手段有限、信息披露不足导致缺乏外部监督、关联交易多等等风险和问题。而挂牌“新三板”能够帮助保险企业实现股权结构从单一到多元、资本补充从难到易、信息从不透明到公开、激励方式从薪酬到股权等一系列变化,从而让企业和监管者不再那么“烦恼”。同时挂牌本身还可以帮助扩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
握手“新三板”,不仅仅是保险公司挂不挂牌或者挂几家的问题,而是保险行业如何利用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来提升竞争力、加快发展的问题。条件成熟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集团在A股、香港和海外上市,更多的中小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走向“新三板”等其他层次的资本平台,形成在资本市场上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的格局,相信对于提升保险业的整体竞争力会大有裨益。
在上市遥遥无期和急需扩大资本的矛盾面前,一些金融企业开始把目光从IPO转向“新三板”。继年初湘财证券成为“新三板”第一家挂牌的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之后,九鼎投资、琼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成为PE和银行当中的“先行者”。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布的信息,上海盛世大联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已进入反馈意见回复审查阶段,有望成为保险业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公司。保险业牵手“尼克”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作者单位:宁夏保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