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的保险主体多了还是少了

发布时间:2014-10-13 10:48:27    作者:杜亮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新国十条”开启了中国保险业发展新的黄金时代,这已是业内普遍的共识。如何说明一个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当然可以有很多角度。但我以为,外部资本的大量涌入,行业主体的明显增长,应是具有根本性的一条。一个行业,如果不被投资者看好,如果没有更多的竞争者加入,怎么能算黄金发展期呢?中国大陆现在保险主体才178家,美国有8000多家。按照“新国十条”所要求的,保险业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建成与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保险强国,保险主体的增长空间还大着呢。

但是,增加新的保险主体方面,行业似乎没有共识,甚至分歧严重。从中国保险业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老三家”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而大部分中小险企生存艰难,步履维艰。外资更不用说了,多年来市场份额徘徊在几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下,还要批新的主体,还让人怎么活!

最近,也听到一些保险企业老总和基层员工的抱怨,反映这个行业恶性竞争太厉害了。有一家省级公司老总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直抒胸臆,某某保险原来是他们的特色业务,现在放开了,“我们做到哪,竞争对手就跟到哪。也不管什么精算了。你100,我就80;你80,我就60……这样下去,保险就做烂了!”这位负责人以前在银行工作,他说银行业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坚持发展自己的特色,遇到事情也好商量,尽力避免恶性竞争的情况。”对于保险业这种“拼价格”的竞争方式,他表示很不理解。还有一类抱怨,就是新公司“高薪挖角”,一个人带走一个团队,让很多老公司叫苦不迭。而且,现在批的保险牌照基本都是全国性的,新公司设立分支机构还要到处挖人。好在监管机构对新批保险主体控制还比较严,如果真把口子开大了,还不知道有多大震荡呢!

从以上业内反映的问题看,中国的保险主体似乎是太多了。从局外人角度,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态。经济学上有个“公共汽车效应”:一辆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进站,下面的人拼命想挤上去,要求车上的人“往里走走”;一旦挤上去,就喊“别挤了”,不愿意让下面的人上来。问题在于,中国的保险市场真的是一辆很拥挤的公共汽车么?真的就塞不下几个新的保险主体了么?非也。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以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量,而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又如此之低。这种情况下,又该有多少市场空白、市场缝隙,需要靠新的保险主体、新的产品供应去覆盖去填补?

我在本专栏曾经写过一篇《多些小而美的保险公司》,其中举了美国哈特福德保险公司的例子,这是一家专门做锅炉检测、技术咨询和保险的公司,发展了上百年,其最牛的地方不是规模有多大,而是做出了锅炉安全的行业标准。建立标准、降低风险,而不是单纯事后补偿,这才是风险保障的本质。这种“小而美”的保险公司,中国市场上恐怕找不出一两家。

“新国十条”中有“支持设立区域性和专业性保险公司”的内容,放的位置看起来不是很突出。我理解这正体现了监管机构的良苦用心:既要避免同质化保险机构、全国性保险机构过多出现,加剧市场恶性竞争,又要通过引入特色保险公司,扩大保险市场供应,增强保险市场活力。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想进入保险业的投资者有多少契合保险市场的发展方向、契合监管机构的发展思路,恐怕还真不好说。

(作者为本报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