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频道 > 实务探讨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对财政预算应该更较真

发布时间:2014-03-10 10:07:48    作者:舒圣祥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教育支出去年定的是2.3万亿,实际只执行了2.1万亿,钱没花完,为什么?今年预算订的是2.8万亿,GDP占比才3.92%。4%以上的承诺不执行了?”“三公经费大幅缩减,但省下的钱都怎么用?预算报告该有个解释。”“每年政府从企业、个人头上收来的社保金是多少?政府又补贴、配套了多少?”媒体报道全国两会浙江团“审预算”的场面很热闹。负责向代表解释预算报告的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杨瑞金,领略了浙江“对数字的敏感”。

人大会议的最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通过审议和批准政府预算来管好国家钱袋子。因此,预算问题理当成为两会上最受关注且最富争议的热门话题之一。某种程度上,其受关注程度甚至应该高于政府工作报告,因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作规划的具体落实,几乎全部都将体现到预算收支上来。就像央视《新闻联播》所言,两会既是一个务虚的大会,也是一个务实的大会。而“审预算”就应该是务实的重要方面。

政府明年的“钱袋子”怎么用?代表们要讨论要拍板,看不懂的要质询,不同意的要“拍砖”,甚至投出反对票。“审预算”因此理当成为各团重头戏,可是以往似乎很少看到人大代表对政府预算锱铢必较或者争论得面红耳赤。浙江团今年“审预算”的热闹场面,不仅是一种尽责履职的表现,更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其实与“对数字的敏感”无关,主要是能否意识到“审预算”的责任,有没有代表全国人民管好“钱袋子”的意识。

“你不一定都能读懂,但是你要读一读。代表千万别忘了自己的职责。其实你只要花点工夫,真正的关键性问题是能把握的。”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室主任朱明春的提议。相比政府工作报告,预算报告确实相对比较难读,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和精力,需要有审查预算报告的基本知识储备。为此,今年大会印发了大开本的《预算报告解读》。这本178页的册子跟预算报告差不多厚,但五颜六色的图表、趋势图更便于代表们看懂预算报告。

是不是所有代表都将厚厚的预算报告至少通读了一遍?如果都没有“读一读”,当然不能发现任何问题不能提出任何建议,也等于是将“审预算”这项重要职责给虚掷了,这是最根本性的“预算软约束”,政府乱花钱现象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而长期存在。所有代表对于政府预算都应该“有话可说”,在预算不公开公众监督阙如的背景下,这是人民最需要代表们代表的。

每年两会,预算问题都应该是最大的热点。所谓“较真”,就是要提前做好功课,带着问题去研究预算报告,就自己所熟知或公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对政府花钱提出反映民情民意的有力观点,为预算报告编制得更合理更完善,发挥入口监督“硬约束”的关键作用。此外,媒体也应在“挖”预算上投入更大力量,尤其是民生领域的预算投入,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必须加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