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频道 > 明眼看四方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特色农险的难与易

发布时间:2014-03-03 09:15:16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近日,有两则关于农业保险的报道值得一看。

在刚刚过去的情人节期间,鲜花价格创了历史新高。很多人认为是今年元宵节遭遇情人节,双节合一引起的鲜花需求过大所致。事实上,临近情人节时,云南遭遇大雪霜冻天气,很多栽种的玫瑰花被冻死,导致市场供应量紧张。对于这种大损失,很多花农表示不知道农业保险为何物。虽然在昆明、玉溪等不少地方,鲜花已经成为农业的重要分支,但是围绕花卉种植的保险服务却迟迟没有进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比如,政策推广不力、公司积极性不高、配套政策不够、产品开发不足、收取保费路途遥远成本高等等。这样看来,无论是对保险公司,还是花农,要搞花卉保险,是千难万难的事儿。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近,在宁夏的一个有心人,把特色农业保险的种种困难一下子变得十分容易了。

据报道,在宁夏中卫市的一个村子里,一位大学生村官自掏腰包2.2万元,给全村4000亩硒砂瓜购买了农业保险,惠及了80多户瓜农。这被村民称赞为“没有私心”。这位村官说,“瓜农抗风险意识差,我就想帮他们一把,一旦遇上灾害,农业保险可以给大家兜兜底。”对比上述花农,这些瓜农上保险容易多了。

同样是特色农业保险,一个地方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投保困难重重,另一个地方,因为一个举措,导致非常容易。结合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这种对比中隐藏的内涵值得深思。

首先要肯定这位大学生村官的行为。无论是对保险的认识,还是在自掏腰包这件事上。不过,这种事值得赞扬,却无法提倡。毕竟不是每个村子都有自掏腰包的村官,就算掏过一次两次,也不见得会十年八年都如此行善。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位大学生村官自掏腰包,瓜农上保险是否就会这么容易?花农上保险所面临的各种难处和困境,是否会在瓜农这里重演?如果是这样,那么要如何解决这种农业保险的尴尬?

农业保险的长期保障,还是要靠制度的笼子。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设计要到位,保险公司对政策的执行要到位,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要到位。但是,对于玫瑰或者硒砂瓜这种特色农产品来说, 还有一层关系要到位,也就是类似于协会性质的行业组织,将一定范围内的特色农业的农户都吸纳进来,不仅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也有利于统一投保,保障风险。

(作者为本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