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频道 > 理论研究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陕西省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08 10:43:16    作者:范勇 杨铎 王涛    来源:

近年来,陕西中小寿险公司快速发展,改善了市场竞争格局,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产品创新。但与大公司相比,中小寿险公司在品牌影响、市场份额、业务品质、管理水平的诸多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其自身发展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概念界定

中小寿险公司是一个综合性的、相对的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标准。通过对此前一些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我们综合考虑市场份额及人民人寿、中邮人寿的特殊性,将陕西省内25家寿险公司中除中国人寿、太保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5家公司以外的20家公司列入中小公司之列,作为研究对象。

陕西中小寿险公司发展情况

陕西省的中小寿险公司全部成立于2007年以后,2007年和2008年两年共新增了12家省级分公司。2010年以后,随着保监局对机构准入的科学规划,寿险公司进入速度趋于平稳,每年以2-3家的数量进入。在全省寿险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寿险公司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内部分化也趋于明显。

(一)分支机构铺设速度差异较大。总体看,中小公司中支及以下分支机构数量大幅增加,2007年只有18家,2013年三季度末增加到248家,机构铺设整体呈现从关中逐步延伸到陕南再到陕北的特点。多数公司较为稳健,个别公司比较激进,也有部分公司分支机构数量长期偏少。

(二)业务发展不平衡。2007年以后,随着公司数量增加、业务快速增长,中小寿险公司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3.31%提高到2012年的20.85%。少数公司借助集团或股东品牌、人才、渠道等优势,保持了快速增长。大部分公司稳健发展,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均稳步提升。另有部分公司成立几年但业务停滞不前,业务规模偏小,没有分享到市场快速发展的红利。

(三)产品以分红险为主。从陕西整个寿险市场看,分红险居于市场主导地位,业务占比接近80%。普通寿险和健康险次之。近几年,中小寿险公司分红险占比均在90%左右,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而普通寿险业务则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四)业务渠道以银邮渠道为主。基于短期规模以及其他方面的考虑,多数中小寿险公司一般会在银邮渠道首先发力,渠道占比在70%-80%之间,远高于全行业40%-50%的平均水平。随着银行业与保险业之间的相互参股控股,各保险公司对银邮渠道的依靠能力出现分化,部分有银邮股东背景的保险公司显著受益,以中邮人寿最为突出,2013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达到8%,已经超过平安、泰康,市场排名第四。

(五)内部管理高度集中。中小寿险机构由于业务规模较小,集中程度也更高一些,普遍按照业务线条管理,省分公司各业务线直接向总公司相应部门负责。公司业务支持系统由总公司统一设计、维护管理。财务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产品开发、机构发展、品牌宣传等基本集中在总公司,省级以下公司权限较小。

(六)经营成本高于大型公司。从历年的寿险公司分支机构分类监管有关材料看,大型寿险公司的佣金及手续费率比较接近,中小寿险公司的业务及手续费率则差异较大,且整体看略高于大型公司的水平,而中小寿险公司的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要明显高于大型公司。中小寿险公司的渠道结构特点及议价能力决定了佣金及手续费率会有较大差异。同时,受业务规模影响及运营投入的要求,也导致中小寿险公司的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较高。

中小寿险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发展方面。一是业务稳定性差,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二是业务结构不合理,持续发展能力较差。三是竞争成本不断攀升,部分公司将难以为继。

(二)经营管理方面。一是机构管理能力不足,弱体机构占比较高。二是队伍管理能力不足,营销员流动频繁,队伍稳定性较差。三是风险管理能力不足,部分公司退保和满期给付压力较大。

中小寿险公司发展困难的原因分析

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制约,要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就必须研究影响经营状况的各种因素。中小寿险公司也是一样,它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制约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从社会环境、行业环境、公司自身三个角度来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国家社会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对寿险业的空间挤压。二是其他金融行业与保险业的竞争带来的挑战。

(二)行业环境影响。一是大公司的先发优势明显。二是行业形象不佳的负面影响。三是快速增长的市场主体导致过度竞争。四是具有股东优势的公司带来的生存空间挤压。

(三)公司自身的不足。一是公司经营战略缺乏长期稳定性。二是不具备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三是公司管理能力不足。四是考核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五是极度缺乏合格管用的经营管理人才。

中小公司大多没有建立成熟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而随着整个市场薪酬待遇趋同,从成熟的大公司挖角的难度和成本也日益升高。因此在中小公司中,严重的供需失衡使业内人才普遍拔高使用,人员的频繁流动和成本激增成为中小公司的沉重负担。

促进中小寿险公司发展的建议

结合保监局工作实际,我们从公司经营和保险监管两个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公司经营方面。一是树立创新战略。努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市场推广能力、市场反应能力,加强管理、市场细分和产品策略方面的创新。二是优化考核体系。在侧重考核业务利润或价值的同时,逐步建立中长期绩效考核机制。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吸引、激励和留住所需人才的奖励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人才的有序流动机制,提高员工待遇。四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扩张。强调规模和质量的统一,重视企业文化、品牌形象,在发挥优势、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规划发展,提高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五是加大对基层机构的投入。总公司和省级分公司应从机构、人员、财物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为机构发展和客户服务提供应有的资源保障,才能奠定发展的基础。

(二)在保险监管方面。一是完善市场准入监管。建议出台指导性的市场容量指标,在行政审批上对已饱和地区机构设立进行限制,对机构设立不足的进行鼓励。鼓励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设立分支机构。二是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于运作良好但受限于资本实力的中小寿险公司,鼓励其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规模,实现资源整合。对于经营不善,难以为继的中小寿险公司,应通过其他公司接管或股权转让让其退出市场。三是出台各项鼓励政策。通过加强创新保护,严格产品审批,对模仿行为进行打击,从而倒逼中小公司提高创新积极性,合理优化自身产品结构,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积极沟通协调,争取给予专业健康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经营专门业务税收优惠,争取降低营销员税负,提高行业吸引力。出台限制高管人员业内短期频繁流动的政策,保护合理的人才引进。

(作者单位:陕西保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