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拉回到1981年。这一年,51岁的吴敬琏受到中国经济学者于光远的推荐,前往雅典参加国际经济学会的圆桌会议。对于吴敬琏来说,这是他首次前往西方参加国际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他见到了来自匈牙利的经济学家科尔奈。科尔奈在一个演讲中阐述了自已的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里,将必然出现短缺现象。这一言论引发了苏联学者的强烈不满,一位苏联学者认为,短缺只是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此时,距离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已经过去13年,捷克斯洛伐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遇到物质短缺等一系列严重困难,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的带领下,展开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这场运动持续到1968年8月20日,最终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才告终。
虽然“布拉格之春”改革遭遇到了失败,但它引发的涟漪并未消散,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经济困难与物质短缺让很多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学家反思自身国家所走的道路,而科尔奈正是其中首个发生思想转变的代表人物。
早在1956年,科尔奈就撰写了《经济学管理的过度集中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来自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深入分析和批判苏联式计划经济的学术著作。这部著作受到了东西方经济学家高度重视,因为它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的严重问题。
在八十年代的雅典会议上,苏联对于主流学术界依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计划经济理论仍然深得人心,在不少苏联学者眼里看来,科尔奈在会上的一系列“大逆不道”的言论无疑是投下了一枚原子弹,让他们深感不满。可以说,科尔奈简直就是个异类。
据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冒天启回忆,80年代他去苏联莫斯科大学等高校学术访问,谈到科尔奈的著作时,曾受到苏联学者极端地抵制与不屑。
但在1981年雅典的这次会议上,中国学者吴敬琏却仿佛找到了知音,在小组讨论上,他们热情地交流起“短缺”这一话题。会议结束后,科尔奈到吴敬琏的房间聊天,吴敬琏认为科尔奈的观点很有说服力,顿生相见恨晚之意。
在凤凰财经的采访中,科尔奈这么描述吴敬琏:比起冷酷、刻板、教条的苏联经济学家,吴敬琏更加开明。他对匈牙利的经验非常感兴趣,“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中国经济学家。
此后,吴敬琏也常向人介绍科尔奈及其思想,1983年,吴敬链在耶鲁大学向钱颖一的介绍,引出了日后钱颖一和科尔奈的交情。1986年,科尔奈的书在中国出版,吴敬琏成了重要推动者。
时间拉回到1981年。这一年,51岁的吴敬琏受到中国经济学者于光远的推荐,前往雅典参加国际经济学会的圆桌会议。对于吴敬琏来说,这是他首次前往西方参加国际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他见到了来自匈牙利的经济学家科尔奈。科尔奈在一个演讲中阐述了自已的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里,将必然出现短缺现象。这一言论引发了苏联学者的强烈不满,一位苏联学者认为,短缺只是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此时,距离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已经过去13年,捷克斯洛伐克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遇到物质短缺等一系列严重困难,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杜布切克的带领下,展开了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这场运动持续到1968年8月20日,最终以苏联及华约成员国武装入侵才告终。
虽然“布拉格之春”改革遭遇到了失败,但它引发的涟漪并未消散,华约内部的裂痕已经渐渐显现,经济困难与物质短缺让很多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学家反思自身国家所走的道路,而科尔奈正是其中首个发生思想转变的代表人物。
早在1956年,科尔奈就撰写了《经济学管理的过度集中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来自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深入分析和批判苏联式计划经济的学术著作。这部著作受到了东西方经济学家高度重视,因为它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的严重问题。
在八十年代的雅典会议上,苏联对于主流学术界依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计划经济理论仍然深得人心,在不少苏联学者眼里看来,科尔奈在会上的一系列“大逆不道”的言论无疑是投下了一枚原子弹,让他们深感不满。可以说,科尔奈简直就是个异类。
据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冒天启回忆,80年代他去苏联莫斯科大学等高校学术访问,谈到科尔奈的著作时,曾受到苏联学者极端地抵制与不屑。
但在1981年雅典的这次会议上,中国学者吴敬琏却仿佛找到了知音,在小组讨论上,他们热情地交流起“短缺”这一话题。会议结束后,科尔奈到吴敬琏的房间聊天,吴敬琏认为科尔奈的观点很有说服力,顿生相见恨晚之意。
在凤凰财经的采访中,科尔奈这么描述吴敬琏:比起冷酷、刻板、教条的苏联经济学家,吴敬琏更加开明。他对匈牙利的经验非常感兴趣,“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中国经济学家。
此后,吴敬琏也常向人介绍科尔奈及其思想,1983年,吴敬链在耶鲁大学向钱颖一的介绍,引出了日后钱颖一和科尔奈的交情。1986年,科尔奈的书在中国出版,吴敬琏成了重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