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频道 > 明眼看四方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农业保险应变得“够意思”

发布时间:2013-11-18 09:38:47    作者:黄明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台风“海燕”过后,海南等地区的农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在三亚,农业受灾面积达到29万亩,绝收9万余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3亿元,很多农户血本无归。按理说,在这个时候应该是农业保险大展身手,帮助农民恢复再生产了。然则,有些媒体上的报道显得非常吊诡。

例如,《南国都市报》称,“海燕”过后农业损失很大,不少农民后悔没买农业险。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不断扩大的时候,很多农民投保积极性低,更有不少只顾埋头耕作,不知农业保险为何物。这显然与平时常常见诸报端的关于农业保险的报道格调相悖,如农业保险成为某某地农业保护伞之类。

其实这种问题在有的地区也的确客观存在。例如近期笔者曾经深入富平县的农村就农业保险展开调查,当地有的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态度是“没意思”。“没意思”是什么意思?在他们看来,一亩地倘若绝收,农业保险也仅只是赔付不到三百元钱,赔款连种地的成本都不够,没意思。

这个“没意思”,换一种比较文艺的说法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过,农业保险显然不是鸡肋。虽然很多农民口中说着没意思,但是他们还是投保了。只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些希望,比如可以提高一下保费,甚至是自交部分的,用来提高一下农业保险保障额度。“交5块钱保费不多,现在抽一包烟都要5块钱”“赔300也不算多,现在出去打一天工都不止这个价”。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民最怕的不是理赔周期长或者投保缴费多,而是保障额度低。

农业保险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保险业和农户都处于探索中,相互之间逐步融合,寻求一种最佳的方式来推进农业保险覆盖面。可以说,各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政府没办过,保险业也没有现成经验,而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农业保险更是全新的事物。因此,在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难题。

同时,农业保险又是一项惠民的举措,是有意义的。在很多经常遭灾的地区,农民们通过理赔也逐步认识了保险的价值和意义。在成本上,农民自掏腰包的部分很少,各级政府补贴占了大头;在理赔上,很多农户也得到过农业保险理赔;在操作上,也不用耗费额外的时间,有人动员,有人代办,也很方便。在这种万事俱备的便利条件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不愿意投保?

可以从保险的一系列流程中去考量。在承保环节,保险产品设计比较粗放,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这一点也是与保障额度息息相关。在查勘环节,由于基层保险公司人力有限,遭遇大范围灾害时,查勘定损到每一亩田是不可能的,一定程度上会在核定上产生分歧;在理赔环节,拖赔、惜赔的现象也时有出现,导致理赔周期过长,农民的信任度在经受着考验。

灾难过后,没投过保险的农民可能对保险产生新的认识。亡羊补牢,尚不为晚。但是对于投保的农民,如何让他们不再觉得没意思?在笔者看来,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第一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信不信,不仅仅是普及保险知识,让农民了解保险。更重要的是让农民不要误解保险,或者说抱有过高的期望。农业保险为农业提供的是基本保障,帮助受灾农民恢复再生产,而不是赔偿全部经济损失。这一点要花大力气去强调。否则希望越高,失望也越高,真实的理赔额度不免让农民产生“没意思”的感觉。

第二是解决“赔不赔”的问题。赔是一定要赔的,但是倘若理赔不及时迅速,而周期过长,也会让农民误解为不赔,从而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口碑。

第三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好还是不好,是农民的发自内心的评价。比如说“没意思”,虽然没说不好,但显然也不是好的意思。如何让农业保险变得有意思、够意思,这不仅仅是保险公司要思考的,更是相关各级政府部门的分内之事,需要认真思考。

(作者为中国保险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