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频道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保险业转型三“问”

发布时间:2013-10-24 14:58:44    作者:    来源:

    □锁凌燕

    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居民财富和收入的稳步提高、人口结构的转换、城镇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都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与此同时,大资管时代的来临,则让保险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尤为严峻的是,各种诚信问题频频爆发,整个保险业为声誉危机困扰。

    在这样的时代,对于行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治理顽疾、鼓励创新,实现行业转型。在不久前举行的亚非保险再保险联合会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足以说明保险业转型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结构形态

    到底该向哪儿“转”?

    行业转型,首当其冲的便是其结构形态的转变。在对过去保险业产品结构进行了大量讨论和反思之后,“回归保障”的呼声不绝于耳,但主业之“型”还没转过来,大资管时代便轰轰烈烈地来临了。这似乎是历史的必然。现代社会中分工的不断深化,使得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所谓“分久必合”,金融业不同部门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彼此影响和渗透,又会出现“合”的趋势,“大资管”、集团或控股公司的发展就是明证。但若各行业在“合”的浪潮中失去各自的特点和专长,就又会走上“合久必分”的道路。所以,无论是在哪个阶段,保有自身的行业核心特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日趋白热化的跨行业竞争中,只重保障而不能兼顾理财需求的保险业发展战略势必会成为下策;但我们更要强调保险业的核心功能,补足行业保障功能不足的“短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让保险业的结构形态“转好型”,更重要的可能是要换换“指挥棒”,调整我们的评价角度,特别是要更关注行业承保的风险结构。过去我们对行业结构的评价,主要是看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是传统保障型、还是创新理财型。这种评价方式其实是从成熟的发达市场“拿来”的;可是,在发达市场,产品分类高度细化,产品线长度和深度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了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差异性和吸引力,自然要多在投资属性上下功夫,评价也跟着这个思路走。但对于我们所处的欠发达保险市场而言,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多样化程度还远远不够,“传统”和“新型”主要集中在部分易开发市场中,而这些市场需求很容易被其他替代型金融产品所满足。这时还用别人的“尺子”来量,自然就会产生误导。衡量保险业结构是否转型成功,产品是纯保障型还是兼顾型并不是关键的,必须高度关注行业的业务结构是否与现代社会的风险结构相适应,是不是能够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长寿风险管理、医疗保障需求,是不是能够满足风险社会中的责任风险等人为风险的管理需求,是不是能够满足新型险种需求的增加,是不是能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

    为什么运行模式

    总是这么“传统”?

    保险业要“转”的,自然还有被理论界长期诟病的运行模式。因为种种原因,“粗放”似乎成了行业标签,都为保险业未来发展埋下了很多隐患。这方面的讨论与研究已经是充目盈耳,但“人人喊打”的“传统”又为什么总是挥之不去呢?这可能与当前宏观环境中资本的特性不无关系。

    不容否认,近年来大量资本进入保险业,并不仅仅是被保险业的发展潜力所吸引。

    数据表明,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正呈现出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1年的44.9%,同时资本报酬比重却有提高,这种失衡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近几年实体经济的周转率降低,基础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趋于下降,风险上升,吸引力不足。因此,很多资本渴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扩展、实现从实体产业向金融产业的跨越。带着这种战略意图,同时也可能是着眼于保险企业较大规模的现金流,近年来有大量新入场资本进入保险业,也导致业内主体数量快速增加。一方面,短期生存压力和长期竞争压力交织,企业快速实现规模扩张的冲动难以抑制;另一方面,资本对保险业的“青睐”也在事实上为行业的粗放式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如此看来,行业模式还未走出“传统”,更大程度上还是阶段性的问题——土壤犹在,这只是市场主体做出的“理性”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险业运行模式的彻底转变,还有待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利润回报的鸿沟能够得以消弭。

    要转变的“传统”思维方式

    到底是什么?

    诚然,行业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的真正转变,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力量的推动和监管力量的调节。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转型方式、转型行动,行业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转变思维方式。那么,要转变的“传统”思维方式到底是什么?

    其一,“就保险论保险”式的单一思维。近年来,这种思维方式屡屡遭到各方的批评,行业上下也基本达成共识,即保险业发展应着眼全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转变的方向应该是采取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不要只是把保险业对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障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社会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的作用看成是获取支持性政策的理由、打造增长点的机会,而更要将其视为行业战略布局的根据,切实提高行业的服务能力,否则转型就只会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其结果还是大家热衷于“跑马圈地”。

    其二,“超英赶美”的追赶思维。长期以来,“赶超”一直是保险业的发展主线。这种思维方式的好处是,有忧患意识,也就具有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但它也有致命的缺陷,一方面,为了衡量赶超的进度,会特别关注显性的规模性指标,关注世界排名,关注位次变化,“见物不见人”,这无助于扭转传统的运行模式;另一方面,赶超者会不自觉地陷入“跟进”的思路中,可能会“拿来”并不适用于自身的经验,也可能错失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中国保险业的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中国经济理论范式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