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频道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把握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3-01-29 08:59:31    作者:李华    来源:中保网·中国保险报

     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就是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步发展的道路,这其中蕴含着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机遇。

     第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将不断开启中国农业保险新的发展阶段。

     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发展是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实力为前提的,特别是与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契合。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而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就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

     当前,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以工促农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对农业保险实施保费补贴政策。5年多来,保费补贴政策支持下的中国农业保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中国农业发展的规模并相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程度,中国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密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还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种类和补贴水平将会不断扩大和提升,现阶段以保物化成本为主经营重点将逐渐向以保产量和收入为主的方向转变,当前提供保费补贴的单一政策措施也将逐渐向构建包括费用补贴、资金支持、再保安排等在内的多元政策扶持体系转变,中国农业保险将会不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将为农业保险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农业保险的需求受到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实际的深刻影响。从中国农业生产的现实情况来看,细碎化土地上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的特点突出,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及需求质量,使得中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理论上讲,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要素结构的变化,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生产经营情况应该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是,由于以土地、户籍等一系列制度因素的抑制,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转移劳动力没有能够顺利实现“地域——职业——身份”的三维同步转换,呈现出“半城镇化”的特点。其突出表现就是转移农民没有完全脱离土地,也没能获得城镇身份,不利于改变农村土地细碎化的现状。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可以预见,中国的“半城镇化”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由农村向城镇的地域转移、务农向非农的职业转换以及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化同步进行的完全意义上的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流。这不仅意味着非农化的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镇,更重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口流出将带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原本稀缺的土地资源将变得相对充裕,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经营将逐渐成为现实,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将迎来真正的现实有效需求。可以说,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将为农业保险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将为农业保险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由于中国农业生产特殊的自身特点,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存在着特殊的技术障碍,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业保险相比其他险种对于数据信息的需要更加庞杂、对于信息技术的需要更加迫切,农业保险的费率厘定、承保出单、防灾防损以及定损理赔等具体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环节几乎都依赖于信息化的强大支撑。

     可以说,信息化建设是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可以预见,这将给中国的保险业,特别是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信息化推进种植业保险发展,就是运用无人机、雷达、遥感等现代前沿技术,通过对农业、气象、水文等一系列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综合分析,建立多元化模型体系,为保险费率的准确厘定以及承保出单、定损理赔的有效进行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防灾减损提供动态决策支持。信息化推进养殖业保险发展,就是借助二维码、互联网、无线等先进技术,对养殖业承保标的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和闭环追溯管理,推动实现养殖业保险标的、人员、风险、数据、效率及服务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升级,构建养殖业保险业务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无疑,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将为农业保险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第四,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为农业保险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农业保险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农业现代化也离不开农业保险的配合和支持。当前,有必要厘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内在逻辑,并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当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定位。

     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质是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发展的工业化过程,城镇化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也是影响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及稳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并协调好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是城镇方面要让非农化的农村流入人口能够在城镇“安得下来”。作为人口流入地的城镇要在经济上为非农化的农村流入人口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在社会身份上及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对新流入人口予以认可及平等待遇。

     二是农村方面要让具有非农化意愿的农村流出人口能够从农村“走得出去”。作为人口流出地的农村不仅要妥善处理好流出人口的土地问题,探索流出人口利用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进城原始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利用好人口流出引发农村地区要素结构重大变化带来的发展窗口,以农业结构转型推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地区跨越式发展,通过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平等发展和要素交流达成一元化的均衡发展格局。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同步发展。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三农”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业保险将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形式和渠道、建设成更优的网络体系和结构、培育出更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